《净行品》偈颂第六部分是“乞食道行”,这部分内容讲的是,菩萨在乞食途中是如何发愿的,包含五十五愿,大分三段,即“游涉道路”十二愿、“所睹事境”十九愿、“所遇人物”二十四愿。
我们继续学习“所遇人物”二十四愿:
见严饰人,当愿众生,三十二相,以为严好。
见无严饰,当愿众生,舍诸饰好,具头陀行。
见乐着人,当愿众生,以法自娱,欢爱不舍。
见无乐着,当愿众生,有为事中,心无所乐。
见欢乐人,当愿众生,常得安乐,乐供养佛。
见苦恼人,当愿众生,获根本智,灭除众苦。
见无病人,当愿众生,入真实慧,永无病恼。
见疾病人,当愿众生,知身空寂,离乖诤法。
见端正人,当愿众生,于佛菩萨,常生净信。
见丑陋人,当愿众生,于不善事,不生乐着。
见报恩人,当愿众生,于佛菩萨,能知恩德。
见背恩人,当愿众生,于有恶人,不加其报。
若见沙门,当愿众生,调柔寂静,毕竟第一。
见婆罗门,当愿众生,永持梵行,离一切恶。
见苦行人,当愿众生,依于苦行,至究竟处。
见操行人,当愿众生,坚持梵行,不舍佛道。
见着甲胄,当愿众生,常服善铠,趣无师法。
见无铠仗,当愿众生,永离一切,不善之业。
见论议人,当愿众生,于诸异论,悉能摧伏。
见正命人,当愿众生,得清净命,不矫威仪。
若见于王,当愿众生,得为法王,恒转正法。
若见王子,当愿众生,从法化生,而为佛子。
若见长者,当愿众生,善能明断,不行恶法。
若见大臣,当愿众生,恒守正念,习行众善。
Manjusri Temple
日诵净行品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》
见无铠仗,当愿众生,
永离一切,不善之业。
When I see a person without armor or weapons,
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
Will forever depart from
All unwholesome karma.
【广释】看到那些穿便服的人,心愿一切众生要有方便善巧而不随便,要身心调柔而不放逸,永离一切不善之业。
《十轮经》中说到“虽欲修定而犯尸罗(戒行),行诸恶行”。"尸罗"是防非止恶,是生善法的根本,是保护我们的。如果犯戒、破律仪,想修得禅定是不可能的。
见到没有穿铠甲和持杖人的时候,应该发愿。当愿一切众生,永远离开一切不善之业,如果没有恶业,善根必然增长,而得到解脱。
「见无铠仗」:见没有穿铠甲、没有仪仗这个军队。「当愿众生,永离一切,不善之业」:永离开这一切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,这种不善的业,都要离开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