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在我们中国佛教界,华严初祖杜顺大师被称为文殊菩萨的化身。杜顺大师的“法界三观”,作为华严修学的一个纲领性内容,把庞大的、系统化的理论做了高度的概括,简洁地来提醒我们。
我师父讲的“崇简习勤”,这个“简”就是从“繁”里来的,没有高度系统化的修学,没有深刻的思悟,就没有这种极简之美、极简之智慧,这个“简”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智慧。
所以“华严法界三观”非常简短,也可以概括成十二个字:真空绝相、理事无碍、周遍含容。
这个佛智、不生不灭的体性是什么呢?就是宇宙的真空之相。万物都依着这个事相、这个规律而存在着,但是事相、规律,乃至这个宇宙,依什么住呢?依空而住。空依什么住?依真空而住。
这个真空怎么理解?真空是无相的,“真空绝相”。我们每个众生根本的佛性是真空的,是绝相的。
明白了这个理性之后,再依着这个理性去面对人生、宇宙、万物,就会发现理事是无碍的。
本来我们是“死”在相里,着相生心,着相迷心,着相沉沦。这个相是我们的业报,相是我们的正报、依报,是我们的三界六道。但是依理就能超相,就能“绝相超宗”。
“真空绝相”讲的就是出离道、出离三界,明心见性就能出离三界,这也可以高度概括为小乘道的解脱——绝相。
作为菩萨,出三界的同时入三界,出生死又入生死,“大智故不住生死,大悲故不入涅槃”,菩萨就能体悟到理和事是不相妨碍的。
空不妨碍有,即空即有,色空双运,明空双运,乐空双运,就能达到“周遍含容”,这就是佛的圆满境界。所以就有小乘道、大乘道、佛乘道这三乘道。
这法界三观十二个字就已经把三乘精要都概括在里面了。对于具有深刻观察和娴熟修行的人来说,这种提纲挈领性的内容越简洁越好。
像我们念“阿弥陀佛”一样,“阿”本身就是法界大空性,本身就是真空,任何相也遮障不了它的;这个“阿”本身就是超越生死的,就是无漏的,在这个“阿”里面是可以再建立时空维度的。
它是什么时空维度呢?是无量的光、无量的寿,所以这个时空维度还是解脱。为什么?因为它本基于这个“阿”,“阿”就是大解脱,是法界的大空性。基于空性所生的一切法都是解脱法,甚至可以安立佛国,可以广度众生,正报、依报都是从这里面来的。
这句佛号貌似简单,实际上无所不包,总持一切教法。但如果是不懂的人,他念着无上的法宝,却不得法味,还打着低级的妄想,也不知道惭愧。甚至别人要启发你,他却把这句佛号当成挡箭牌,“我是念佛的,你别跟我讲。”把这句佛号变成灭法之因,把善知识的嘴都堵住了,那罪过就重了。
这句佛号是什么意思?懂的人念这句佛号就是脚踏实地的,是有真实受用的;对不懂的人来说,自己念得心虚,又不知其内在的义理,如果再没有惭愧心,真的是很难得受用的。别人讲的赞叹的话语是有真实功德的,他自己不得真实受用,还拿着这个佛号去抵挡别人的功德。
如果他对这个法有受用,就会有轻安,这种法会滋养着他。他受用过佛法,是会有坚定的信仰。有了这样的坚定信仰,行走在这个娑婆世界,无论遇到顺境、逆境,都能坦然度过。别人再怎么增益,给他描摹,给他添彩,他自己一定是更丰富、更美丽,自成风景,谁的赞美也不会超过他本有的德的。
您,就是我们要找的人。
联系邮箱:qingliangstudio@126.com
请发个人简历到指定邮箱
如有成熟作品,请一并发送,让我们先睹为快
每一篇来件我们都会认真阅读
来函较多,未能及时联系,请耐心等待哦
扫码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