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唯识宗二祖,玄奘大师高徒,人称“百部疏主” | 窥基大师纪念日

2022-12-06 00:00:00 发布: 人气:4


图片


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


窥基大师(632-682年),唐代著名高僧,京兆雍州长安人(今陕西西安),俗姓尉迟,因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,后人称为窥基大师。


他是玄奘大师的高足,玄奘大师是法相唯识宗的开创之祖,窥基大师则著述弘扬,被称为唯识宗的二祖。因他二至五台山,“道著清凉”,又开创了唯识道场,所以《清凉山志》中称他为五台山佛教唯识宗的开山祖师。





图片


图片

图 | 玄奘大师



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,路过一深山老林,见一茅屋紫气缭绕,料有异人在内。进去一看,有一老僧在入定,头上、身上都长满了野草。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口,尚有微温,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。

老僧睁开眼,茫茫然问:“你是谁啊?”

玄奘大师说:“小僧玄奘,您老在此入定多久了?”

老僧说,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,在等释迦牟尼佛来度化。

玄奘大师掐指一算,已千年有余,便对他说:“释迦佛已经涅槃了。”

老僧答:“那就等弥勒菩萨出世,我跟祂去弘法。”

玄奘想了想说:“弥勒佛出世还须数亿万年,恐你又错过时机。这样不如现在转世投胎,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,我们一起弘法利生,造福于民,如何?”

老僧点头:“这样也好。”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,去皇宫投胎做皇太子,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。


十九年后,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,跋涉五万里,从西域取经归来。他不忘前约,到皇帝那里去寻找转世老僧。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,他很惊讶,对玄奘大师说:“我没有十九岁的皇太子啊!”原来老僧投胎投错地方,投到了当朝大臣尉迟恭的家中。


于是玄奘大师向皇帝陈情,皇帝应可传诏下去,将那青年宣来,令其随玄奘大师出家。其时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,前世的事情并不记得!他已经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,坚决不同意出家。皇帝大怒:“不出家就赐死!”青年没办法,只好同意,但提出条件,必须随行三架马车:一车载金银元宝,一车载酒,一车载美女。如不应允,宁可伏剑而死,也不出家为僧。


玄奘大师心中有数,点头默许。自此,一代风流公子终被“逼”入佛门。次日,年少的富家公子正式受度为玄奘大师的入室弟子,便随玄奘大师前往大慈恩寺。寺外两序排列,敲钟击鼓来迎接法师和年轻的窥基。于是,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: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,后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,财宝醇酒加美女,好不招摇壮观!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,“三车和尚”的“美名”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

图片


当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,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,蓦然惊醒了老僧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。他毕竟刻苦修炼多生多世,晨钟暮鼓的灵性一触即发。当即翻身下马,痛苦忏悔,从此虔心重皈佛门,精进修行,成为玄奘大师座下大弟子,就是后来的窥基大师。后人便以此事称窥基大师为“三车祖师”。





图片


图片

图 | 道宣律师


窥基大师因为根基深厚,修行刻苦,后来成就很高,证得菩萨果位。有一次,他到终南山拜访律宗著名高僧道宣律师。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甚严,功德很大,感得天人供养,每天中午都有天人下来送饭。但奇怪的是,窥基法师到来那天,一直等到下午,也没见天人下来。道宣律师很纳闷,两人只好饿肚子。


到了晚上,道宣律师整夜打坐,夜不倒单。窥基大师却倒头便睡,并且睡相不佳,还打呼噜,鼾声如雷。第二天,道宣律师说他:“出家人的规矩,不打坐也该吉祥卧,你又打呼噜又翻身,又伸胳膊又撩腿,吵的一夜不清闲。”


谁料窥基大师说:“你不清闲?我才一夜没睡好!你腰里那个虱子就咬你一口,你就把它扔到地上。手也太重了,跌断了它一条腿,所以它‘哎哟,哎哟’叫了一夜,吵死我了!”道宣律师一听之下,瞠目结舌,心想:他在睡梦中把我的动作、思维都看得清清楚楚,这是何等功力,何等境界!不禁大生惭愧,默然不语。


等窥基大师一走,中午天人又来送饭。道宣律师问:“为何昨天中午不来?害得我和客人饿肚子。”天人说:“我昨天中午是来了,可是整个山顶祥云笼罩,金刚护法布满空中,一定有大菩萨在此,我们欲界天的小天人哪里进得来啊!”道宣律师再次愕然,方知窥基大师的功德成就不同凡响。






图片


图片


窥基大师所处时代,正是佛教备受皇室敬仰,而呈现欣欣向荣的时候,所以他在著述之暇,抱着瞻礼文殊大圣和传法布道的目的,于咸亨四年,第一次“躬游五台山”,在五台山瞻谒金容,礼拜文殊,参观寺宇。


《广清凉传》中说,“慈恩和上”于五台山“先化黑白五百余人”,组织本宗伍。《古清凉传》卷上又说,他曾率领“黑白五百余人”往中台修建寺宇,“雕造玉石功德一十二尊,并大殿一座”,即释迦、文殊、普贤等华严三圣一十二尊,置于正殿之中。又于大殿左右造连基垒石室二枚,方三丈余,高一丈五尺。东屋石文殊师利立象一,高如人等。西屋有石弥勒坐像一,稍减东者。其二屋内,花蟠供养之具,毯蔫受用之资,莫不鲜焉”。并说“或闻异香,钟磬之声”,这是五台山首次传入唯识宗。


窥基大师不仅于五台山开辟唯识道场,还到太原,登太行,至西河古佛寺,造《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》,弘扬弥勒信仰、唯识教义,把山西作为唯识宗的重要弘传之地。


图片


据《一清凉传》及《清凉山志》关于《窥基法师传》的有关记载,窥基大师在师父玄奘大师圆寂后,于永隆中再游五台山,礼文殊菩萨,于华严寺西院安止。法师常月造弥勒像一尊,日诵菩萨戒一遍,求生弥勒净土。


“复于五台山造玉石文殊菩萨像,写金字《般若经》”供养文殊菩萨,从而开创了五台山僧俗信士书写金字经书的先河。此次游历,他在五台山栖托一载。一面修功德,一面复在中台整饬唯识道场,演教唯识义趣,后因“有诏旋京”离开五台山。





图片


大善三支纵横立破








图片


窥基大师传承了玄奘大师的思想,并和玄奘大师一起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。


窥基法师的著作,善于提纲挈领,建立体系,如《法苑义林章》七卷,把瑜伽一本十支和各宗不同的法义都归纳起来,抉择贯通,细至一字之微,也有专章分析,如《法华经为章》把《法华经》中所有“为”字归纳起来,得出平声“为”有九训,去声“为”有三训,表现出他所提出的“示纪纲之旨,陈幽隐之宗”的特征。他不但通达声明,并且精熟因明,“大善三支,纵横立破”,他的著述内也常常表现运用因明以立说的倾向。要了解玄奘大师的学说,现在所可依据的,最主要的就是窥基法师这些著作。因窥基法师其一生译经达百余部,故被后世尊称为“百部疏主”。





图片


图片


永淳元年(682年)十一月十三日,窥基大师在慈恩寺翻经院圆寂,享年五十一岁;十二月四日葬于樊村北渠,靠近玄奘大师茔陇。后于文宗太和三年(829年)七月启塔荼毗,迁入平原新塔,位于玄奘大师舍利塔的西侧。后迁葬兴教寺,迁棺时见窥基大师牙齿四十颗不断如玉。


《宋高僧传》曰:“唐窥基,字洪道,姓尉迟氏。…关辅语曰三车和尚。…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。…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。…得《弥勒上生经》…造疏通畅厥理,遂援毫次,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,如吴含桃许大,红色可爱,次零然而下者,状如黄梁粟粒。…春秋五十一,葬于樊村北渠,祔三藏奘师茔陇焉,弟子哀恸。”


图片



图片

古文殊寺简介

天神守护,百部疏主 | 唐代高僧窥基大师的传奇故事

般若有性别吗?

为什么惭愧心难生?

这是一份极乐世界的说明书

佛弟子努力,正法就能久住

禅七最后的考证:师父问,你却不能答

这盏灯可以点亮万盏灯

你与十方诸佛之间的链接,就是通过他来完成的

蓬莱拾遗 | 要每天呵呵呵呵,哈哈哈哈……



图片

扫码关注我们

图片
图片




相关文章
· 人药王子
· 修行人该有的状态
· 有了高标准,哪怕达不到,还是会进步的
· 在心灵的渡口与你相逢|活着,到底需要什么?
· 原创漫画 | 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
· 我的师父,他就是无尽的宝藏!
· 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
· 从他身上,我们更能理解佛菩萨
· 这种温暖的暖流,就是纯纯的法乳
· 悟公上人诞辰纪念〡从此,每个冬日,我们温暖以见
· 看到他,就会得到加持
· 那年冬天,山上的桃花竟然全开了
· 无有皮肤 仍要利众
· 那些你不曾知道的…
· 长江白鲟灭绝,水族枯竭,龙王有话说……
· 【妙法堂记要】让快乐感染别人
· 懂得感恩的动物
· 学佛实际上是很奢侈的!但只要起步了,你就已经在解脱道上了
· 拯救心灵的“新冠”,心病还得心药医
· 父母祖先靠什么接收佛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