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《信心铭》第一句就是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”,儒家在《礼记·中庸》里也说,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”。
大道从来不缺的,大道就是朗朗乾坤,所以我们修行不要急急火火,要避开我执我见,像做生意、赚大钱的心态来修道是不行的。只要我们心能平,心能静,心能无希无惧,就这样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”直念去,就非常伟大了,佛的功德和加持就会铺天盖地而来。
为什么我们每天打坐都说“止静念佛”?因为我问过师父悟公上人,我说,“师父啊,我们打坐怎么观想?”师父说,“打坐就是念佛”。
这句话里面内涵很深的,你是持名念佛,还是观想念佛,还是观像念佛,你还是实相念佛,这就看你自己的境界和选择了。
《金刚经》里说,“云何降伏其心?念佛降伏其心。”这要禅净合一,要懂得真空妙有。般若空性里面用什么来充填?无量光无量寿,这就是般若空性的实德。这个实德,就是妙有,般若的真空是不离妙有的。这是师父他真正的总持、中观见。
师父的见地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,他是真修实证出来的。正因为对佛法有实际的修证,所以他可以经过那些血与火的检验,他在那样子的年代也能非常坚定自己的信仰。那个时代,他写给别人的信里面都是对佛法的坚定。就算世间浊浊,他也一直保持着独自的清醒,有这份文化的自信。
师父他是有修有证的,国清寺静慧法师还要给他加个形容词,叫“有道有德”的得道高僧。
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、珍爱,同时也要惭愧。我们怎么样不辜负这么殊胜的法缘?我们要想想自己是月亮还是黑洞?如果是月亮还能折射一点太阳的光芒;如果是黑洞,善知识的福禄寿到你那里就湮没了。黑洞是什么?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业障、我们无量劫的习气,也是我们内心的地狱。
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地去反省、去忏悔的,佛菩萨发大愿力来救我们,但是我们是不好救的,刚强难化啊。所以师父也经常用祖师的语言告诫我们:“修行容易去习难。”习气难除啊,好像我们装模作样在修行了,但是要去掉习气是不容易的。
我们现在好像是做生意的心态,想做什么马上就要得到一个结果,这就是一种习气。我们现在说,“受戒容易持戒难”,实际上受戒也不容易。明朝宝华山见月律师在《一梦漫言》里记录,他为了求戒,四年多时间,行脚两万里,才从三昧寂光祖师得受具足戒。
我们要好好发求戒的心,如果只走走仪轨是很简单的。出家人受戒的地方叫“忏悔堂”,从发心求戒开始就要好好忏悔,仅是受戒一个月的时间忏悔是不够的。修行不是为了拿戒牒,求戒还是为了学戒、持戒。受戒之前种种的仪轨、常住提供种种的因缘……这些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忏悔业障,能净化我们的。戒堂的庄严、香板、柳条都是来震慑我们,帮助我们消除业障的。
如果我们自己能成长,然后也能够为众生做一点贡献,为佛教做一点贡献,令正法住世,这才不辜负这份殊胜的法缘。
【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】
THE END
扫码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