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天善法】为什么我们要少说话、多念佛

2022-04-23 10:00:00 发布: 人气:3
图片

念佛一声,福增无量

礼佛一拜,罪灭河沙

念佛是重要且方便的法门

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

不仅在禅修时

在现实生活里

也应做到“少说话、多念佛”


图片


图片

为何要

“少说话”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俗语说“口为祸福之门”。人常有“好聊天”之通病,和别人聊天或与自己聊天。与别人聊天,无外乎说人家是非长短;与自己聊天,则是天马行空、胡思乱想,打妄想。对于学佛之人而言,这两种都应当克制。


北宋怀深禅师曾告诫世人:“莫说他人短与长,说来说去自招殃。若能闭口深藏舌,便是修行第一方。”现实生活里有些人论人长短,倒也不是出于故意,只是他自己完全不知这是“说是非”,这样习惯的言行举止,是无始所带来的习气使然。辛辛苦苦修行数十年,却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将福报丧失。


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,就是让我们做到止语。这是做人的美德,止语可以守住口业,但也并不是什么都不能说。说别人的过失,如果是善意的想让他人改变,这也不会有罪过。但是,如果宣扬别人的过失。诽谤他人,或是带有怒气伤人的话语等,就造恶业了。


图片

为何要

“多念佛”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说话、聊天,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,若要禁语哪怕一小时,对有些人而言,可能都会觉得难受。若三五好友相聚,想要禁语,则更是不可能的。


修行需要时间,平常就要用功,时刻在自己的内心用工夫,人家讲话,我们在心里念佛,自己观照自己,不要放逸,不要散漫心。念佛就是多培植善根、福德。人之妄念,难以摒息,我们可以将妄念归于一处,通过念佛消除业障。


图片


虚云老和尚曾开示道:“佛菩萨岂要人念?只缘众生障重,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。念佛菩萨圣号,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,彻见本来耳。”修行容易,修心难,佛菩萨怎么会要人念呢?佛菩萨慈悲,为众人提供了念佛这个法门。“佛号投于妄心,妄心不得不净”,念佛对于我们修心来讲,无疑是一服清凉剂。


念佛功德有多种殊胜,《甘露疏》云:“词少易行胜”,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人可念故;“念缘佛境胜”,一心缘念佛身相好,净国为净故;“离难获安胜”,诸佛、菩萨加护念佛者,离诸患难,安庆吉祥;“称名灭罪胜”,念佛一声,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;“持念获福胜”,称佛一声,胜四天下七宝供佛及阿罗汉;“果感见佛胜”,众生念佛,必定感得见佛的果报;“亲迎往生胜”,临命终时,有化佛、化菩萨放光迎接行者,往生佛土。

图片


如何念佛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念佛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是散心念,二是专心念。散心念可以在任何时候与场合,出声念或心中默念,都有无边功德。而专心念,则是在特定的专修期间所修的方法,可以连续、高声念佛,乃至自听其声。印光法师曾劝人以数数念,数数与计数不同,计数是用念珠计算,数数则是每念一句佛号默数一个数目,念到第十句,数到第十,再从第一数起,如此周而复始,也可以达到专注的效果。


图片


《法句经.无常品》云: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;大众 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”。世事纷至沓来,稍纵即逝,人生梦幻,犹如电光石火。三界六道,轮回不息如天之浮云,飘忽不定。若真体会到无常,哪有时间去议论人之短长呢?


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少说话,是要提醒我们要少说是非,尤其是在道场、团体之中,少起“诤端”多念佛,则是避免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”,有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念一分钟的佛,抓住分分秒秒,不要浪费生命,勇猛精进修行,愿众且修且珍惜!

图片


微信文章往期甄选:

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
【新年吉祥祈福】《大吉祥经》合集三集全 {精美版}
新年念诵《心经》遣除违缘、福慧增上
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
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?
念佛菩萨的名号,到底有怎样的奥妙?
【新年吉祥】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
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,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为什么会这样?
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
原来如此:找到自性的方法
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
聊天的深义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怎样做,才能确保功德无漏,修行增上?
· 别让她,为我们的贪心买单
· 要让这份情操永远陪伴我们
· 为什么佛在最后时说:“我没有说过法”?
· 世界读书日|如何读经书,能快速增慧增福?
· 虚云老和尚:参禅用功的具体下手处
· 最玄妙的修行也莫过于此
· 【茶香慧日寺】今天你善良了吗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说说极乐世界的妙莲花
· 寒山“释”疑:世出世间的成就,先从哪里下手最好?
· 居家防疫特别推荐|中医五脏治病音乐,一曲终了,病退人安
· 记忆力惊人、制定历法、精准预言唐朝的国运,这位传奇高僧是谁?
· 生死救度 | 我们都需要补死亡教育这堂必修课
· 佛源老和尚:打坐要学会调理
· 让般若空性的光明照亮我们的生命
· 【佛教故事】“双头鸟”的善与恶
· 佛陀教法在人世间是怎样传承的
· 为什么内德愈充满的人,反而外相越谦逊呢?
· 当看到这副字时,你能超越时空进入灵山的境界吗?
· 有一种智慧,永远不会过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