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智慧,永远不会过时

2022-04-21 00:05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

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讲,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。为天下谿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”。


这个智慧是不得了的,从佛法的角度来看,你知道五浊恶世苦难无常,那你就守住三宝,守住极乐净土,“知其苦难,守其极乐”。所以世间的轮回对修行人来说也是解脱之因。面对苦难的轮回,如果能长养出出离心,这也是一个功德。


Women's Day

 2022


修行人或许比世间人还要忙,但是这个忙,是为三宝忙,为自己的修行忙。在世间法上,越忙越迷失,修行人却是越忙越清醒。


我们大多数人的本性都是好逸恶劳的,当然也有一种人是以忙碌为快乐。这种勤劳的人如果没事干他就发慌,他就觉得特别难受。只要有事干,他就特别开心,哼着小调,其乐融融……


但这和我们在这里奔波劳作并不一样,我们会去思考“我为什么在这里”的。这一思考,就是修行的增上缘了。所以所有在这里的,每一天福慧资粮都在增长。



图片


图片


接下来,老子说“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朴散则为器,圣人用之,则为官长,故大制不割。”


“朴散则为器”,这个器从哪里来?这就是福德,福德聚拢来为有形的东西,就称为法器。福德看不见摸不到,但一个人有厚德,他就能成器,他就能载物。如果圣人一看到你这个人可以,他就会用你来领导大家,“则为官长”。


为官长就是要劳心、用心智去服务大家。那同样,劳心的人他也必须要成器,因为成器才能载万物。


如果一个人知道这样的阴阳之道,知道“知其荣,守其辱”的道理,他就会长养在一种不败的状态里。



Manjusri  Temple


图片


老子的智慧,再过多少年也是有用的。你如果有智慧,就会知道他所讲这些都是规律性的。天地大道是不会过时的,只要人类还有文明,人还需要成长,就需要这种智慧。所以尹喜再三地求他,老子慈悲才留下了这五千言。


如果小孩子来背这些,这多厉害,不管你理解不理解,它本身就是正能量,你不懂它也是阳性的;你懂,那就像插头插到插座里一样,生命马上就有能量了。


所以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不能缺少的,道是一种标准,当失去了这种标准,千奇百怪,什么人都有;而有了道的标准,不管怎样都能回归到这样一个共同的准则上去。

——三参法师


图片
图片

忆少年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一集

图片

大浪淘沙始见金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二集

图片

古文殊寺奠基三周年|古文殊寺纪录短片合集

图片

古文殊寺纪录片 —— 《晤》

图片

古文殊寺纪录片  ——《时》

图片

古文殊寺系列纪录片 —— 回家

图片

古文殊寺纪录片 —— 《禅趣》

图片

古文殊寺系列纪录片 —— 水流众生

图片

古文殊寺纪录片 ——  奉献铸就金色界

图片

古文殊寺记录短片 —— 冬雪迎福到

图片

感人短片:出家修行的意义

图片
图片
图片






相关文章
· 授记里的定数与变数
· 修行人“入定”是怎样一种状态?
· 心净,则一切净
· 印光大师:为什么常有境界之苦
· 法器,是怎样炼成的
· 原创动画|今日谷雨,给你讲讲几千年前,这场不一样的雨
· 净慧长老:修禅用功的五关
· 谷雨 | 莫负人间谷雨天
· 春光虽易逝,也有无边庄严的生机
· 善良是善良者的通行证
· 虚云老和尚意味深长的肺腑之言 愿有道心的您读后受益
· 推荐一首,速得加持入心间的歌
· 听寒山诗|忘记了生命本有的高贵品格,是最可惜的
·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就?
· 光绪年间大瘟疫中,为什么他染疫后死而复活?
· 修行人为什么要善护口业?
· 善良的穿透力
· 【音频版】五台山之旅|显通寺
· 饺子的奥秘
· 【佛学常识】临时抱佛脚是何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