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人为什么要善护口业?

2022-04-19 00:00:00 发布: 人气:5







图片


中国文化的节日大都跟吃有关,所有的吃都有很深刻的寓意。


以饺子为例,包的时候两手使劲捏,就是捏饺子皮吗?它有一个深刻的寓意:要想吉祥,就要把嘴捏起来,这是亘古不变的一种大智慧。


所以中国人很厉害,寓教于乐,寓教于吃。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中国人吃饺子都能让我们明白道理,所以中国老百姓都很善良,谨言慎行,他们知道这个口,开不好是有祸的。我师父也说过,世间哪怕是个皇帝,不小心也会一言丧邦。


身口意的三种业,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。身业最大的就是杀盗淫,身不可能老犯杀盗淫,但口业很厉害的……


我们修行人口要严谨,要少言、谨默,甚至不讲话最好,不可多嘴而且饶舌。饶舌是什么?“若然惹是招非,地狱少你不得”。有时别人无心讲了一句话,你听到了,把这个当成礼物送给另外一个人,他听你这样把话传过来,心里一在意,和那个人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,甚至这个小的裂痕会演变得很严重。


图片


一句话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,在一个道场里,如果导致两个人不和,这是什么果报?这叫破和合僧,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罪业。这个传话的人,是在寺院里造成这样的后果,无形中就造下了堕地狱的恶业。所以口业很厉害,地狱少你不得。


修行最要守护的就是口。桂仑老法师告诫说:修行人,要把口守住,要像观音菩萨的净瓶一样,肚子大大的,口小小的,“守口如瓶,三门关起来好修行”。三门,他老人家解释就是眼睛、嘴、耳朵这三个门。孔老夫子也说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。”三门关起好修行,所以佛教很多修行人是修止语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
我刚出家的时候,师父就告诫说:“禅和子不开口,不知道你有没有。”意思就是刚出家别开口。禅和子不能开口的,就参,参,参。止语,就是强行训练自己控制语言的能力,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反省一下今天说了哪些话,哪些话合适,哪些话不合适。止语的目的,并非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为了避免言多必失,担心泄露内心的什么秘密,担心得罪别人,实际上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,训练自己的慈悲和智慧。

图片


现在挂止语牌,过去止语牌也不用挂的,反正就是眼观鼻,鼻观心,你不会来惹我,我也不会惹你,大家就好好地在一起,上课,过堂,吃饭。庙里就很安静,只听到鸟语花香,听不到人声音。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但要是开悟了,那叫狮子吼,整个山谷都会震荡,过去没话筒,讲起法来几千人,老和尚往那儿一坐,丹田气一运,声如铜钟,这叫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。很多年之后师父才嘱咐我说“你要走到哪说到哪,走到哪说到哪……”后来遇到一些大德、老修行也说,“你要多讲,你还不能闭关,要多讲。”


这个嘱咐是莫大的加持,《普贤行愿品》里的劝转法轮,就属于这种。但这不是一般人劝的,自己都没开智慧去劝别人,不可能的,都是开智慧的过来人才能劝的。


图片


普贤行愿就是很殊胜的人修的,一般人修不起来。修请佛住世,谁是佛呀?不知道啊。最多就是我们自己乖一点,把嘴捏起来;身体勤劳一点,对三宝恭敬;然后忏悔、修福……实际上我们自己如理如法,就是请佛住世。如果不如理不如法,佛都示现入灭了。不仅外在的佛入灭,自己的佛性都不得显露,潜伏起来了。不是佛性潜伏,而是我们的业力粗重遮止住了。


图片



我们现在修行的空间越来越具备了,这也是一种福报。寺院里,是人类能够想象出来的最高级的生活,没有自私自利,互助欢喜地在一起。


我们每天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进步,正觉的守护,有了高度的觉悟之后,就可以无为而治,大家都会有一个好的生命状态。但是这种觉悟,这种生活方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,也不是强迫得到的,这是一种高度的自觉。


我们在道和德的层面去努力的时候,低维的衣食住行,自然地会有序展现。中国智慧里叫提纲挈领,纲举则目张,只要抓住纲一提,一起就变得有序了,道就现前了。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所以中国智慧,在儒家、道家、佛教里都可以看到。在佛教里面表现得很朴素。宋朝理学大师程颢在寺院里看到僧团用斋,很感慨地说“三代礼乐,尽于此矣”。


礼乐是一个国家最庄严的事情——圣人之制。佛教能把从远古几千年到现在的政治家思想家如马克思、恩格斯所渴望的人间的太平景象,默默地持续地演示着示范着,流淌成这样一条文明之河——灵山遗芳型,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佛教这个文明。



图片


——三参法师


图片


无垢清净光 慧日破诸暗
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
  

回  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 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 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图片

扫描二维码

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


图片

相关文章
· 善良的穿透力
· 【音频版】五台山之旅|显通寺
· 饺子的奥秘
· 【佛学常识】临时抱佛脚是何意
· 【绍云老和尚】怎样才能做梦也不犯戒
· 其实是,放过自己 ...
· 怎么把每一步都走对?
· 《天台宗纲要》视频合集
· 永恒的福祉
· 生活中遇到讨厌我的人,怎么办?
· 开给现代人的一帖清凉药
· 转世再来善根苏醒or报废关键在......
·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
· 见入圆果,行在因中
· 知道了苦难无常,那就守住极乐净土
· 首愚长老:靠什么来克服转化习气业力
·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
· 典范的力量 • 但看诸上座
·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〡持诵准提菩萨真言,一切所求,悉得成就
· 别让心太匆忙,忽略了满眼的春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