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1日
农历正月初一
恭迎弥勒菩萨的圣诞日
未来尊弥勒佛,现居兜率法城。
常转法轮度众生,说法利天人。
将来人间龙华会,慈心广化群伦。
普愿群生称圣号,常沐大慈恩。
稽首皈依慈氏尊,誓愿赴华林。
一
弥勒菩萨的由来
弥勒菩萨,于久远劫来常修慈心三昧,对众生充满无限的慈悲。其姓氏梵文是Maitreya,译为“慈氏”,在大乘佛教经典中,常被称为“阿逸多菩萨”。弥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贤劫第五尊佛,如今正在兜率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,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,下生人间成佛度众,因此也被人们称为“当来下生弥勒尊佛”或“弥勒佛”。
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之中,弥勒菩萨造型往往分为两种,多数寺院都作笑口常开之像,此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,又叫布袋和尚,相传他是弥勒菩萨化身,因此后人塑像供奉。此外尚有一些寺院塑天冠弥勒像,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的形象:一面二臂,面带微笑,发髻高束,头戴宝冠,耳戴珍宝耳环,项戴珍宝项链、珍宝璎珞,身披轻柔天衣。右手执莲花,左手拈无忧花,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。
二
释迦牟尼佛
的接班人
弥勒菩萨出家后,生活或修学,不与小乘比丘为伍。而与文殊、普贤、观世音、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,所以在大乘法会上,弥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:如《华严经》弥勒菩萨故现楼阁而令善财入于法界,法华会上与文殊共任流通,《解深密经》中释迦以瑜伽了义之教,传与菩萨,令其九百年后畅弘于世等等。
释迦牟尼佛在他的众多弟子中,对弥勒总是另眼看待,并选择弥勒作接班人,予以授记:“次当作佛”。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议:在他们眼中,弥勒菩萨是一个“不修禅定、不断烦恼、未尽诸漏”的凡夫,释尊选择这样的一个人接班,着实令人费解。
这也说明了二乘人心怀偏见,对一乘佛道不能望其项背。弥勒菩萨的精神所体现的,正是着重利他的大乘气象,于利他中实现自利,完成佛国依正庄严。
弥勒菩萨先于释迦牟尼佛入灭,他上生到兜率陀天弥勒内院,等待将来机缘成熟,下生人间,弘扬佛法,广度众生。根据《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》的记载,再过五十六亿七千六百万年,弥勒菩萨当下生于阎浮提,证得佛果。
弥勒菩萨下生之时,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环境优美,四海大同,国土富盛,五谷丰登,自然祥和,社会安宁。那时的人民相貌美若天仙,寿命长达八万余岁,无病无灾,福乐安康……
届时,弥勒菩萨将在龙华树下成道,举行三次大法会,即龙华三会: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,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,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。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,般涅槃后遗教存世一万四千岁。
三
菩萨在中国的应现
弥勒在兜率天内院,不动本际,应现十方,若凡若圣,不可限量。相传我国五代梁唐时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。布袋和尚,法名契此,号长汀子(他是奉化县城北长汀村农民张重天的养子)。他在岳林禅寺出家后,曾于海边的天华寺常住。由于宿具灵根,契此很快豁然领会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开悟之后的契此,在江浙、福建一带云游多年,直到光化年间(900年前后)才重返明州。此时的他形体肥胖,宽心大肚,语默无常,举止癫狂,时常以禅杖荷一只布袋出入街市。他所有的用具尽数存放布袋之内,所乞讨到食物也塞入其中。有时他把布袋里东西倒在地上,一一个展示给人们看,并询问:是什么?他的那只布袋似乎无所不包,无所不能,十分神奇,因此,人们都称他为“布袋和尚”。
布袋和尚居无定所,随地坐卧,但居雪水中而衣不湿,处暑寒而无炎凉;只要他身穿蓑衣在街道上疾走,片刻之后就会下雨;而他脚踏木屐在大桥上倒立,天气则会由阴变晴;他无意之中示人祸福,无不应验……他身边经常围绕着十六个小儿,与他在街头追逐嬉戏。人们却不知这些孩子来自哪里,又去向何方。
布袋和尚貌似疯癫,但他的话语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哲理,他的举止看似荒唐,却更像禅者的作略,举手投足都在演示禅机。
后梁贞明三年(917)三月三日,布袋和尚跏趺端坐在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大青石上,说偈曰:
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。
时时示世人,世人自不识。
偈毕,安然顺化。直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:原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!更神奇的是,在他死后,人们还经常在其他地方,例如杭州、越州(今绍兴)、天台山等地,看到他杖头挑着布袋,招摇过市……
于是,人们争相描摹他的形象供奉。而他游化过的广大江浙地区,首先以他那袒胸露腹、笑口常开的造像,取代了原来璎珞庄严的弥勒佛像,进入了各个寺院的天王殿。
中国民间之所以更喜爱布袋和尚形象的弥勒佛,是因为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大都让人肃然,惟有大肚子弥勒给人以安然、和蔼、平等的感觉。而这,也的确更符合弥勒大慈——给人欢乐。
弥勒作为佛,他与释迦不同;作为菩萨,也与观音有别。他的宽容、亲善、智慧,诙谐、轻松、愉悦,正是人们所期待的;他所倡导的那个和平美好、丰盛安乐的国土,正是人们所盼望的;他乐观向上的根本精神表明,人生是美妙的,社会未来是充满希望的,那个理想的人间极乐世界一定能够到来。
千百年来,人们一直期盼弥勒早日出世,给世界带来光明与幸福。各个寺院在新年伊始——正月初一要举行弥勒菩萨圣诞的祝圣,念诵“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”,这表示学佛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共同发愿:期待弥勒佛早日下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。
四
弥勒菩萨
给我们的启示
以慈悲之心待人
弥勒菩萨,以修慈悲心闻名,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;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;若令众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”以慈悲之心待人,欢喜自然多一分。
以忍辱之姿处世
弥勒偈语中说:“一钵千家饭,孤身万里游。青目睹人少,问路白云头。”若遇不平,不必斤斤计较,以牙还牙,不如问路白云头,一笑置之。以忍辱之姿处世,可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以宽容之心对人
弥勒菩萨诗偈云:“我有一布袋,虚空无挂碍。展开遍十方,入时观自在。”诗偈以弥勒布袋能容万物作比喻,很多时候,对人宽容也就是给自己以方便。
以乐观之态应事
弥勒菩萨曾经作过一首《布袋偈》:“行也布袋,坐也布袋。放下布袋,何等自在。”无资无产,一只化缘布袋行走人间,何等潇洒何等乐观!应对事事,人乐观了,才会过得欢乐自在。
值此菩萨诞辰殊胜之日,又值中国传统春节,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祈愿:如弥勒菩萨一样,笑口常开!欢喜自在!包容万千!新年福慧双增!虔敬三宝!正法久住!三学增上!六度齐修!!祈愿一切众生远离灾厄!离苦得乐!吉祥如意!所愿皆成!世界和平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!
过去曾作智光仙,大慈三昧妙难宣。
庄严南有海岸国,补处上升兜率天。
心识圆明十方界,性修功德一时圆。
几多内院往生辈,会启龙华授记先。
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
当来下生弥勒尊佛!
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!
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!
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