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末年初,业力交集,
这时候要多忆佛、忆法、忆僧。
在法的部分,
最主要的就是般若空性的智慧。
般若是诸佛母,
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。
大乘经典都以般若为基、
以般若空性为体。
般若又有回遮之功,
能转危为安、转染成净、缔造吉祥。
年终岁首,
我们要多念诵大乘经文,
其中以般若最为重要。
新年学习《心经》
讲记遣除违缘福慧增上
合集全五课{精美版}
点击以下图片观看
第一课
第二课
第三课
第四课
第五课
为什么着重在《心经》这方面提醒大家?今天也是要着重念《心经》的。
念《心经》,用般若空性的力量、佛的智慧,既是对二零二一年的一个好的总结,也是迎接二零二二年。在人间,不管是二零二一还是二零二二,都是人间的业力的构造。只要在人间,在这个地球上,我们生而为人,面对的还是人的业力。《心经》是佛的智慧,只有当用佛的智慧光明去照,去面对人的业力的现在和未来时,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无畏。就像穿着一双好鞋,你就不怕路不平了。
当有了佛的智慧,乃至蒙佛的智慧加被;当有了《心经》的智慧,或者蒙《心经》智慧的加持,我们就会觉得,无论二零二二发生什么,我们都会有一个好的生命状态去面对。
我们是积极的、光明的,所以这个世界也依然是光明的。这世界对于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业力发生,有的人认为是不公的,有的人认为是幸运的。但如果有《心经》的智慧的加持,我们就会坦然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幸运和不公。
作为佛弟子,我们要成为这世界的安定剂,祥和的、吉祥的调和力量。越是面对新旧交替,面对未知的未来,我们更需要有一种稳定的智慧去面对。
视频:《心经》唱诵
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回遮仪轨》
【加倍咒】: (三遍)
嗡 桑巴Ra桑巴Ra 波玛纳萨Ra 玛哈臧巴巴 吽帕的 梭哈
【皈依发心】:(三遍)
诸佛正法菩萨贤圣僧,
直至菩提自他竟皈依;
为利一切如母诸有情,
愿证诸佛般若究竟义。
【称念圣号】:(三遍)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。
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。
【礼赞】:
无可言思般若度, 不生不灭虚空体 ,
各别自证智行境, 三世佛母我敬礼 。
(一遍)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(唐三藏法师玄奘译)
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。照见五蕴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。色不异空。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。亦复如是。舍利子。是诸法空相。不生不灭。不垢不净。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。无受想行识。无眼耳鼻舌身意。无色声香味触法。无眼界。乃至无意识界。无无明。亦无无明尽。乃至无老死。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。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。菩提萨埵。依般若波罗蜜多故。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。无有恐怖。远离颠倒梦想。究竟涅盘。三世诸佛。依般若波罗蜜多故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。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无上咒。是无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。真实不虚。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。即说咒曰。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。
(念三遍)(结尾的咒语可念3、7、9遍)
南无敬礼师,敬礼佛,敬礼法,敬礼僧,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。
我之一切真实语,当愿成就。如昔时天王帝释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,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。
如是我亦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,依止念诵,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,愿皆遣除(拍手)。
南无敬礼师,敬礼佛,敬礼法,敬礼僧,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。
我之一切真实语,当愿成就。如昔时天王帝释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,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。
如是我亦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,依止念诵,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,愿皆遣除(拍手)。
南无敬礼师,敬礼佛,敬礼法,敬礼僧,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。
我之一切真实语,当愿成就。如昔时天王帝释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,依止念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。
如是我亦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,依止念诵,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,愿皆遣除(拍手),愿成无有(拍手),愿成寂灭(拍手),愿极寂灭(拍手)。
不生亦不灭。不常亦不断。不来亦不去。不一亦不异。
能说是因缘。善灭诸戏论。我稽首礼佛。诸说中第一。
(此为3遍)
若能念诵9遍、27遍或81遍《心经》,能够谴除一切内、外、密的违缘障碍,全年都会非常吉祥顺利,心想事成。
【回向文】
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;
我等与众生,皆共成佛道。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【成就所愿誓言 】
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
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
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
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
【成就所愿咒】
达雅它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
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扫描二维码
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