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天善法】佛陀开示:愚人与智者之区别

2022-01-28 10:00:00 发布: 人气:7
图片
图片
图片


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有一天,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。佛告诉诸比丘:“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,大众应当要远离,是哪三种过失呢?愚痴人对于不该思惟的事情却偏要思惟;不该论说的事情却偏要论说;不能做的事情却偏要修习。


什么是不应当思惟的事情却偏要思念?愚痴的人心中常忆念三件不该想的事,是哪三件事呢?第一,总是嫉妒他人。第二,常对他人的财物和妻女起贪念。第三,心生恶念与妒意,想着:‘他所拥有的一切,如果都属于我,该有多好!’所以,愚痴的人心中所思惟的,都是这些不该想的事情。


图片


什么是不能论说的事情却偏要论说呢?愚痴的人常犯四种口过,常喜欢说妄言、绮语、恶口,以及挑拨离间让彼此失和的言语,这些都是愚人常犯的四种口过。


什么是愚人所做的恶行呢?愚人心中时常起杀生、窃盗、邪淫等恶念,进而造作这些恶行。所以,比丘们!愚者心中常有这三种心念,也习惯于造作这些恶业。”

图片
图片


佛继续说道:“比丘们!智者有三事,所以常念修行,一心向道。是哪三件事情呢?第一,智者思惟着应当思惟之事。第二,论说着当说的言论。第三,力行该做的善行。


什么是智者思惟应当思惟的事情呢?智者心中常思惟三件事:不贪嫉、不瞋恚、不愚痴,常行正见,见到他人的财物,不会生起贪念。由此可知,智者心中只思惟应当思惟的事。


何谓智者谈说应当说的言论呢?有智慧的人能成就四种良善口业:自己不妄语,也不会教唆他人妄语,见他人妄语心不喜乐,智者就是如此善护口业。此外,智者本身不绮语、恶口、两舌外,也不教他人绮语、恶口、两舌,有智慧的人正是如此成就清净口业。


图片


什么是智者所成就的三种身业善行呢?有智慧的人,时时观照行为无所违犯。所以智者不但自己不犯杀业,更不会教唆他人杀生,若见他人杀生心不喜乐。不仅自己不偷盗,也不会教他人偷盗,如果见到他人偷盗心亦不喜乐。自己不邪淫,见到女色也没有淫欲心念生起,更不会教他人邪淫。若见年长妇女,就视同自己的母亲;见到年纪相仿的女子,就当成自己的姐姐;而见到年纪小的女孩,则视为自己的妹妹,以平等心来对待。这就是智者所成就的三种身行。


比丘们!你们应当知道,有智之人对身口意三业,有此三种作为之相。所以,应当舍离愚者三相,片刻不离智者之所念所行,比丘们!应当如是修行!如是学习!” 此时,比丘们听闻佛的开示,皆欢喜奉行佛陀的教诲。


典故摘自:《增壹阿含经》

图片


图片

省思


佛法云:“万里途程,不离初步”,修行从修习“十善法──不造杀、盗、淫;不犯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;不起贪、瞋、痴”着手,清净身口意,然后渐次入于佛智。正所谓“行善如春园之草,不见其长,日有所增”,若能于二六时中奉行十善,以此为基础,便能步步向上,菩提道成!


图片



微信文章往期甄选:

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
【新年吉祥祈福】《大吉祥经》合集三集全 {精美版}
新年念诵《心经》遣除违缘、福慧增上
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
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?
念佛菩萨的名号,到底有怎样的奥妙?
【新年吉祥】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
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,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为什么会这样?
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
原来如此:找到自性的方法
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
聊天的深义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五篇 先让心出家 (二)上
·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、宋译经高僧施护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
· 谁为我们开显生命的大宝藏?
· 正法不在别处,就在我们心里
· 我和佛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?
· 宁可千年不悟,不可一日错路
· 圆教的"圆"有四种意义
· 看着他,我就想到了佛陀
· 【俄语视频】慧日法语甄选|决定权在每个人的手上
· 石头上的狮子吼声〡曹洞宗祖师希迁禅师纪念日
· 用他留下的奇药方,能得上福上寿!
· 为法来,为食来?
· 法无优劣,契机则妙
· 至少我们可以管理好自己
· 印光大师:所谓深信 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
· 善知识是成佛的大因缘
· 【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】地藏菩萨像大地一样 承载着我们
· 开了悟之后还要修吗?
· 佛陀成道前,究竟发生了什么?
· 大浪淘沙始见金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二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