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NGLIANGBAO
PART 01
// 这是可以达成的愿境 //
我师父常常讲“他国作乱,我国安宁”;乃至天台山的国清寺这三个字也是取自于“寺即成,国即清”。如果从自性的国土来理解,这是可以达成的一种愿境,我们内在的修行构架建立起来了,就会天清气明,海晏河清,风调雨顺。
但这也不是一朝一暮就能成就的事情。儒家经典《中庸》一上来就说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,作为道来说,它就像万法的本性一样,是存在的,但是要想明白这个道理就要有“教”,所以就产生了教化。
甚至建立人类社会,要有政治保障、社会次序,上下一心,成为江山有主,社稷有祭祀。所以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链接,生命与物质空间的链接,形成了我们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。
就像电影《狮子王》里面,当老狮子王带着小狮子辛巴散步时,实际上就是在慢慢地给它建立世界观、价值观。所以当辛巴看着整个荣耀王国,问它的父亲,这些都是我的吗?老狮子王说,它不属于任何人,但你必须保护它。
虽然我们在这个世间什么都拥有不了,甚至都拥有不了自己,但是我们可以管理好自己。
不能因为这世间是无常的,生命是无常的,就去糟蹋它,否定它的意义,那就变成偏执了,是很可惜的。而是要看到无常,珍惜现在。
PART 02
// 每个当下的正思维很重要 //
所有这些无常法,最终都会成为过去式,但是在无常法中的觉悟、清明的觉知,乃至戒恶修善,都会产生一种善的业力。如果我们能证悟如如不动的空性,再加上善业的缘起力,那么,生命的相续还是增上的,人天增上,声闻缘觉都是增上的。
对修行人来说,无常也是良性的。因为无常,所以宝贵;因为无常,所以可以建立;因为无常,所以可以改变;因为无常,所以有机会成长。生命如果是固定不变的,那还有什么主观能动性?还需要戒恶修善吗?
就像我们法堂里面这块白色的影布一样,天天在上面投射着不一样的内容。这个空白就像空无自性一样,但是它是一个基础,是一个平台。我们的佛性就是基础,就是平台,有了它,我们就可以在上面建设。
此时此刻的一切,总会过去的,都会成为过去式,因而每个当下的正思维很重要。在无常变幻的生命里,要围绕着永恒的主题,多做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事情。这样,我们获得的这个业报身就变成了生命的增上,这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。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你要做的
无非是
开始和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