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圣的因是从哪里来的?

2022-01-24 21:30:00 发布: 人气:3



图片



《天台宗纲要》

静权大师 述


   第三十集(一)

 

别教

(六)十乘观法

1. 观境

2. 真正发心

3. 善巧安心止观

4. 破法遍

5. 识通塞

6. 道品调适

7. 对治助开




图片

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


课程:《天台宗纲要》第三十集

讲解:上传下喜法师

地点:宁波慧日禅寺

时间:2018年

本集视频时长:46:53




(六)十乘观法


6. 道品调适。

念念相续,修三十七道品,如此勤修,便是修功补过,可以趣入涅槃之门。


《大集经》:“三十七道品,是菩萨宝炬陀罗尼”。俱足佛法,叫做宝;遍照法界,叫做炬;总持一切,叫做陀罗尼。


三十七道品即是具足佛法,遍照法界,总持一切,那么修三十七道品,自能满足一切功德。圆教一法中具足一切法,一心念处,一切心念处,而今则无量道品,各各别异,所以不同。


--- 《天台宗纲要》原文



我们学了前面的内容,有了惭愧心,后面学习“道品调适”念念相续修三十七道品,如此勤修便能修功补过,可以趣入涅槃之门”,所以《大集经》里说,“三十七道品,是菩萨宝炬陀罗尼。”静权大师在这里解释,“具足佛法叫做宝,遍照法界叫做炬,”也就是佛法的本体是宝,有照耀的功能,佛法的用就是遍照法界,总持一切。三十七道品,实际上总持一切叫陀罗尼,陀罗尼就叫总持,也叫秘密。


“三十七道品即是具足佛法,遍照法界,总持一切。”请问极乐世界有没有三十七道品?带业往生的人到了那边要不要补修?也要补修的。它跟圆教对比,“圆教一法中具一切法,一心念处,一切心念处”,别教无量道品,各各别异。


如果我们没有修这个道品的话,比如有人给你一个法宝,转一圈就等于念三十万声阿弥陀佛佛号,但是你自己一句没念过,对你来说,一圈三十万声佛号是没有意义的。


在佛陀时代,有一对老夫妻念阿弥陀佛,他们放了一箩筐豆子在面前,念一句阿弥陀佛,放一颗豆子,天天就这样精进地念。佛陀看到后说,我念一句就可以比你一箩筐豆子还要多,然后就教他们这个方法: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。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精进地一句一句地念过,这个方法对他们有意义吗?也没有的,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修。




释迦佛在世时,有翁婆二人,用谷一斗,记数念阿弥陀佛,愿生西方。佛云:我别有方法,令汝念佛一声得多谷之数。乃教以念“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”。出宝王论。


——《龙舒增广净土文》




图片



7. 对治助开。

虽修三十七道品,然尚不能证得中道,于是就需要修藏、通二教的种种事相法门,借这些事相功德,助开三解脱门,以证实相。圆教以藏、通、别三教的事相法门,助开实相,而今则但能以藏、通二教,助开实相。

--- 《天台宗纲要》原文



前边学了那么多,我们能不能藏、通、别三教都不学了,直接跳到圆教学习?直接念阿弥陀佛?实际上圆教这么殊胜的智慧、这么高的见地,这个神圣的因从哪里来的呀?是需要藏、通、别三教的事相法门来帮助的,像梯子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的。


就像一个人吃饼一样,吃了一个、两个、三个,吃不饱,吃到第八个饱了,然后就觉得前面七个都浪费了,早知道我就吃第八个就好了,不是这样的。


实际上,藏、通、别教跟圆教之间是什么关系?藏教真正的功德是要显发圆教的功德智慧。虽然藏教好像只有声闻、缘觉,菩萨乘也有,但是他是很偏的那种,到通教的时候,也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到别教了才是三界以外的菩萨,到圆教就是佛,是果地的菩萨,方便示现这些殊胜的圆。




《大宝积经》


一切诸法皆悉空寂。一切诸法空者,是空解脱门;空无空相,名无相解脱门;若无相者则无愿求,名无愿解脱门。如是,大王,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,与空共行涅槃先道,远离于相,远离愿求,究竟涅槃界,决定如法界,周遍虚空际。大王当知,诸根如幻,境界如梦,一切譬喻当如是知。



图片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

相关文章
· 以此文缅怀一行禅师:人生一世,感恩您伴我们同行一生
· 学佛的快乐在哪里呢
· 【中英双语】慧日法语甄选 | 把人生变成喜剧
· 知见越广,生命的自由度越广
· 只要你有信心,佛就有能力
· 进入佛的境界,这就是重要的天梯
· 这个车轮能转起来,才是最吉祥
· 打通转凡成圣之路
· 怎样生起与佛陀相应的信心
· 广钦老和尚:在家居士的本分事是什么
· 【英法德意西瑞罗俄泰日韩多种视频】菩提心最重要的动力是什么?
· 恭敬心不够,可能是因为缺乏感恩
· 看见大湖泊时,如何观修?|日诵净行品69愿
· 因为无常,所以才有机会成长
· 【甘露法语】什么是学佛求解脱?
· 改变命运的方法
· 【音频版】五台山之旅 | 塔院寺
· 无上菩提心是什么?
· 意识到修行的价值,你就更有信心了
· 【茶香慧日寺】苦乐转为道用取决于知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