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弘誓愿
众生无边誓愿度
烦恼无尽誓愿断
法门无量誓愿学
佛道无上誓愿成
我刚学佛的时候,读到四弘誓愿,总觉得有一种疑惑:
度众生如果是有为的话,不可能一下子度多少的,但众生却是无边的,那怎么度?烦恼每天都要断,但是就算进步了,烦恼的大海也是无穷尽的,那怎么断?虽然愿意学,但是法门是无量的,怎么学?我们想成佛,但是佛道是无上的,你怎么成?
那个时候,这个就卡在那里变成了我的一个疑问。进而再读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“众生业尽,虚空有尽,我愿无穷”——众生都够难度的了,虚空也难以探到边际,但是这么难都可以有边际,而我的愿却没有尽头。这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吗?
这就知道,当你的心力很困顿、羸弱的时候,是不堪大愿的。
做一个自了汉,了生死、出三界,这是最对众生机的。即便是缘觉种性,也只是度度有缘人,度有限的众生。发大乘菩提心,要有多强大的力量呀。所以说,没有证悟空性的力量,是不可能发起广大的菩提心的,这是一个因果关系。
一个生死轮回的、迷惑的生命,他面临的就是怎么照见五蕴皆空。这个照见还是小乘的智慧,是有漏的空性。
我们学了《天台宗纲要》就知道,小乘的见是什么见?藏、通、别、圆里,小乘还在藏教里,是偏空见。到了圆教,真正的中观见才会现前。
学了才略略知道这样一个轮廓,如果没有学过,一上来就讲大乘的见地,讲华严的“一真法界”,我们怎么可能知道?我们的心量与这些是根本不相应的。所以作为知识性,我们也应该去了解,至少知道该怎么努力,同时也不会错乱因果,不会犯大妄语的过错。
有余涅槃、偏空的智慧我们都没现前,你现前的话,声闻的果位就现前了。
舍利弗尊者对徒弟讲,我们现在听说悉达多太子出家证道了,祂的教法闻所未闻,我以前所学的全部都没有办法与之相比。我和目犍连愿意追随祂、拜祂为师,你们愿不愿意跟我去?这些徒弟说,老师您都愿意去,那更何况我们呢,我们都愿意。于是,两人各带着自己的一百位弟子去求佛出家。
佛陀当时正在讲法,远远地看到舍利弗、目犍连来了,就跟座下的比丘讲,我的两个大弟子来了,一个将是智慧第一,一个是神通第一。他们还没成道呢,佛陀以祂的智慧就跟现场的人宣布了。
舍利弗、目犍连尊者到佛前顶礼,祈求佛陀摄受,能给予他们出家。佛陀说,“善来比丘,须发自落,袈裟着身”。顿时,舍利弗与目犍连已成为庄严沙门。他们的学生们看着这么殊胜的场景,全部跪下来祈求佛陀摄受。佛陀就一句“善来比丘……”,当下,二百人也同时须发自落、袈裟着身,成为沙门。
须发自落、袈裟着身,我们难以想象的。佛陀涅槃前度须跋陀也是这样,“善来比丘,须发自落,袈裟着身”。佛陀开示后,这位一百多岁的老婆罗门,当下证得了阿罗汉果。
这是佛陀在这个地球上,在这一期文明中,面对面度的最后一个人。
虽然我们都是释迦佛陀的弟子,但是我们怎么生起这个信心?佛陀有超越时空的能力,你没有这个能力,就没有办法去想象。但你如果有信心,你放心,佛陀肯定有能力。
所以我们要天天祈求,观想自己就住在正法时代,亲近在佛陀座下,与诸大阿罗汉同一坐处。我们的身虽在末法,但如果我们的心渴求正法、渴求佛陀,这样就能超越末法。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