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头上的狮子吼声〡曹洞宗祖师希迁禅师纪念日

2022-01-27 00:03:00 发布: 人气:3

Zen master

希迁禅师


图片


祖师纪念日



农历十二月廿五,

曹洞宗鼻祖石头希迁禅师圆寂纪念日

石头希迁禅师,曹洞宗祖师,

与马祖道一禅师并称“两大士”。

石头希迁大师传禅湖南,

马祖道一大师落庵江西,

参禅修学的人,

 “至江西者必参马祖,

入湖南者必访石头” ,

后世“走江湖”的俗语便由此而来。


寻思去



 


石头希迁禅师(公元700年~790年),唐代高僧,又称无际大师。俗家姓陈,生而聪敏,年轻时即沉毅果断。禅师曾礼六祖大师为师,六祖大师圆寂后,往青原山静居寺,依行思禅师,因机辩敏捷,颇受器重,成为青原行思禅师法嗣。


希迁禅师十二岁时,到新州礼拜六祖大师。六祖一见到他就显得非常愉快,再三抚摸着他的头,说:“你这孩儿将来当能继承我的禅宗真法啊!”因此送了他很多吃的东西,并劝他出家。


就这样,禅师落发出家了,然而刚过了两年,六祖大师就准备要入灭。眼看师父就要走了,希迁禅师自然很着急,自己都还没学到什么,以后怎么办呢?于是急忙去请教师父:“和尚百年后,我以后怎么办?”,六祖只回答了他一句话:“寻思去!”


年轻的禅师一时没有明白师父话中的意思,六祖圆寂后,他终日独坐,冥思苦想,但始终不得要领。曹溪的首座和尚看到后问他:“师父六祖都已经走了,你还老坐在这里做什么呢?”


希迁回答:“师父临寂前告诉我‘寻思去’,我是在奉师命修行啊!”


首座师兄一听就笑了:“你有位大师兄名叫行思和尚,现在住在江西吉州,师父老人家是指示你的因缘在他那里,叫你去找他啊!”希迁禅师得其点破,恍然大悟,始知六祖遗嘱之意。于是千里迢迢,行脚至青原山,依止这位年长他二十九岁的师兄学修。



众角虽多,一麟足矣



图片


希迁禅师先在六祖大师门下受了熏陶,当他见到行思大师时,大师问:“你从曹溪那里带着什么来了?”


他答:“未到曹溪以前,原未曾失落过什么。”(佛性人尽具足,没去曹溪以前,我的佛性本具,也没有失去什么呀!)


行思大师又问:“那你为什么还去曹溪呢?”


希迁禅师答:“若不到曹溪,怎知不失呢?”(如果不到曹溪的话,怎么能知道我本不缺什么呢?虽然不缺少佛性,但并非人人都能亲见自见的,要证见自己的本来佛性,还得假藉善知识的方便指示。)


行思大师见他年龄虽小,却悟性不凡,心中欢喜,就不准备再堪辨他什么了,谁知希迁禅师这时反过来出奇地问道:“曹溪六祖大师还认得和尚您吗?”


“那你现在认得我吗?”行思大师轻轻一拨,不留痕迹地把问题还给他了。


“认得,可又怎么能认得到呢?”


行思大师这时欣然感叹地说:“众角虽多,一麟足矣。”


自此希迁禅师深得行思大师器重,尽付心法与他。


图片


三参法师:

少年希迁禅师回答行思禅师:“虽然我去曹溪之前就有,但不去曹溪,我不知道我有。”


请问“那个”叫什么?佛性。还可以叫什么?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地藏王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真如、法界、般若、空性…… ,有没有丢过?


如果别人跟你说“你捡了一个佛性”,你有没捡到?为什么没有捡到?因为你从来就没有丢过。我们为什么会轮回?因为我们迷失,没有觉悟。佛与众生间是什么关系?众生是迷的佛,佛是觉的众生!


我们平时是依着佛性、依着觉悟过日子,还是依着迷惑过日子?我们依着迷惑,就把佛性的“妙体”遮止了,变成了“贪瞋痴”黑暗的心灵状态,“身口意”便造作了种种有漏的生死恶业。


糊涂了、不觉悟、愚痴,就做凡夫,这样的生命就落在了生死波涛里。是谁害了我们吗?没有人,是自作自受!是自己害自己处在生命的“迷惑”、“有漏”业的状态,所以呈现了“生死烦恼”。


如果依佛性的状态造诸善业,就是光明的生命,你就处在不生不灭的状态,就能了脱生死,安住在涅槃快乐的世界。什么叫涅槃?痛苦息灭了叫涅槃,不但痛苦息灭了而且其乐无穷。


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,人生觉悟的第一步尤其重要,开启人生觉悟的道路要仰仗生命中的贵人。既然希迁禅师没到曹溪之前已有觉悟,为什么还要到江西再拜他的师兄为师呢?


修行人应该亲近善知识,良师益友不可少,讲俗一点就叫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他去亲近自己的师兄,在修行道上不能缺少这些助道的因缘。虽然自己的佛性不曾丢失,但我们的生命、我们的恶业是有轻重的。修行已稳操胜券的人,恶业越来越干净了,功德善业越来越增长;一个后进者,一个刚刚修行的人,要仰仗善知识的提携和策励,需要善知识的熏染和教诲。



狮子的吼声



图片


后来,希迁禅师得到行思禅师印可之后,离开青原山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。


希迁禅师来到南台寺时,有人告诉怀让禅师,有一青年禅僧,如如不动地坐在石头上面。


于是,怀让禅师就吩咐侍者:“到山门外调查一下,坐在石头上的那个禅僧是谁?责备他玩弄什么玄虚?假如他承认,你就问他,石头上的东西,移植后还有活的可能吗?”


侍者就用这句话回报希迁禅师,希迁禅师回答说:“诸佛如来的世界里,没有可搬动的东西,也没有死活这句话。”


侍者回来报告,怀让禅师又派侍者再去考问希迁禅师道:“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脱?”


希迁禅师:“谁绑住了你?”

侍者:“什么才是净土?”

希迁禅师:“谁污染了你?”

侍者:“什么才是涅槃?”

希迁禅师:“谁把生死给了你?”

侍者回来把这些问答报告给怀让禅师,怀让禅师听后双手合十,一言不发。


六祖惠能大师门下两大弟子:青原行思、南岳怀让已是当代宗师,而他们都认为:“在那石头上能听到狮子的吼声。”



肉身不腐


图片

希迁禅师的肉身,目前供奉于总持寺


希迁禅师禅风高峻,接机干净利索,决不拖泥带水,为诸方尊宿所称叹。希迁禅师曾有一段上堂法语,显示出他对南宗禅法的透彻把握:“吾之法门,先佛传受。不论禅定精进,唯达佛之知见。即心即佛,心佛众生,菩提烦恼,名异体一。汝等当知,自己心灵,体离断常,性非垢净,湛然圆满,凡圣齐同,应用无方,离心意识。三界六道,唯自心现,水月镜像,岂有生灭?汝能知之,无所不备。”


当时禅林盛传一种说法:“江西主大寂(马祖),湖南主石头。往来憧憧,不见二大士,为无知矣!”也就是说,同时代之禅门高僧,以江西之马祖道一、湖南之石头希迁两位影响最大,四方学徒多辐凑于二师之门,可以想见希迁禅师当日门庭之盛。希迁禅师门下,确实龙象辈出,著名弟子有药山惟俨、丹霞天然、潮州大颠、天皇道悟等,都是一方尊宿。


贞元六年庚午十二月,九十一岁高龄的石头希迁禅师无疾坐化,含笑西归,僧腊六十三。唐德宗赐谥号为“无际大师”。禅师圆寂后肉身不坏,原供奉于南岳南台寺。自大师圆寂迄今的一千多年中,肉身躯体仍然栩栩如生。

1911年,一位叫山崎彪的日本牙医,在湖南省内礼佛游历,途经南岳南台寺,见一些军阀乱兵焚烧破坏寺院设施,并准备对禅师的肉身加以破坏,便与士兵们交涉,肉身得以保留下来,并运出南台寺,后又运往日本。现安奉在横滨日本曹洞宗本山总持寺收藏。




图片
图片

大浪淘沙始见金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二集

图片

忆少年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一集

图片

当你改变,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

图片

那一夜,他降伏魔众,为众生找到了解脱之道

图片

【清凉福城】人生常如此,就是最吉祥的

图片

这样的师父,你怕不怕?

图片

越是大智慧的人,他表现的就越微细

图片

三心不住,你点哪颗心?| 一个被老婆婆难倒的禅师

图片

即便是乘愿再来的人,也离不开善知识的大因缘力

图片

一心奉请大悲观世音菩萨|这个故事,是从五台山开始的

图片

面对一切境界,都“于道上会”

图片
图片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用他留下的奇药方,能得上福上寿!
· 为法来,为食来?
· 法无优劣,契机则妙
· 至少我们可以管理好自己
· 印光大师:所谓深信 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
· 善知识是成佛的大因缘
· 【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】地藏菩萨像大地一样 承载着我们
· 开了悟之后还要修吗?
· 佛陀成道前,究竟发生了什么?
· 大浪淘沙始见金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二集
· 开悟了之后,还要修吗?
· 一行禅师:他用一生,带我们回家
· 惭愧心,是修行人的最低底线
· 当下就要成为一个身口意清净的人
· 恭迎监斋菩萨圣诞
· 那年冬天,一位老和尚在他的关房里跟我讲因果之法
· 【德语视频】慧日法语甄选|无量光无量寿
· 对话一行禅师|安住于当下,可以应对每一种外境
· 小年来了|扫尘除旧,迎祥纳福,你准备好了吗?
· 修行不可停,因果不能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