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沐浴在佛光里——珍惜了吗

2022-01-14 10:00:00 发布: 人气:3

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:

《天台宗纲要》第四十课 视频时长约51分钟


图片



“藏通别圆”


图片


“诸现清净身庄严,诸声圆满密咒性,诸念成熟智慧中,盛德圆满愿吉祥。”这就是建立在大圆见上的。不单单是圆教的见,里面也密含了佛的三身。


“诸现清净身庄严”,这是佛的清净法身;“诸声圆满密咒性”,这是圆满报身;“诸念成熟智慧中”,这是千百亿化身。所以如果真明白了,就修这三句话,一辈子就能成就了。


就像佛陀成道前看到一片菩提叶,这一片叶就具足一切法。是不是百界千如都在这一片菩提叶里面?就是的。所以佛陀看到这个,法喜充遍身。这时候才大地震动,魔宫震动。所以魔赶快出动,做最后的挣扎。


请问,再多的魔来到佛面前,有用吗?当一个人觉悟的时候,再多的黑暗能把光明盖住吗?盖不住的。所以佛陀用手触一下大地,就把魔降服了。


这个大地是什么地?是不是圆教的见地?一触圆教见地,哪里还有魔!在佛心里除了悲悯就是大慈,入慈心三昧。这个悲是具足圆见的悲,慈也是具足圆见的慈。


图片


《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》:


云何观如来而为净见?……文殊师利曰:观诸法寂为清净见,如来为清净观,亦无身无意无心,无礼无敬,无卒无暴,无坏无住。不常得从空生无心行常寂寞,如是为观如来而无我。不作等色,亦不以等为等,不以邪为邪,而一平等。诸佛世尊法身俱为己身,亦见入法身所见,亦无见无所见,亦无远无所近,如是为礼如来而作寂寞问,无有想念,亦无见有法。

世尊的法身是周遍一切处的,入一切众生心量的。但如果我们不皈依三宝,不听经闻法,不自己去修证,就不知道这个。最终我们证自性的三宝,就是证如来法身如我们自己的身是同一不二的。


图片


佛的心地是“大方广华严”,我们的是“大方广污染”。一念迷就造作种种业,一念觉就能忏悔、修善,然后以甚深的知见去行无边善法。


本师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“成佛以来于今十劫”。这句话的信息量是很大的。成佛十劫,这累积的功德真的是无量的,不仅无量光无量寿,还有无量的威德、无量的慈悲、无量的福聚,是“资深”的佛,那是不得了的。


所以想想,我们其实占了多大便宜,我们只要“南无”就行了。或者随喜,普贤菩萨教我们修随喜,随喜人天之善、声闻缘觉之善、诸大菩萨之善,甚至还教我们,智慧要像文殊菩萨那样,行为要像普贤菩萨那样,“文殊师利勇猛智,普贤慧行亦复然,我今回向诸善根,随彼一切常修学”。


就是我们不会,佛菩萨还教我们,教我们怎么“占便宜”。这样我们就与文殊、普贤接轨了,就有这个量子纠缠了,甩都甩不掉,不想度都不行。


图片


我们学了圆教的道理,再来读《普贤行愿品》,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?就知道普贤菩萨在说什么了。


实际上《普贤行愿品》是非常非常殊胜的。普贤菩萨的身体是佛的身体,这个身体,就连一般的菩萨都见不到。那这个身体还开口说话,这就是微妙法,就是“妙法”的人格化所显现的普贤菩萨,为我们开口说祂微妙不可思议的佛的知见。


从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这个佛的自证境界,到普贤菩萨最后讲的更精、更纯的《普贤行愿品》,都是特别精华、殊胜不可思议的。这要学了圆教再来读才会知道。




图片


 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
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


回  向


文殊师利勇猛智 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 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图片


微信文章往期甄选:

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
【新年吉祥祈福】《大吉祥经》合集三集全 {精美版}
新年念诵《心经》遣除违缘、福慧增上
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
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?
念佛菩萨的名号,到底有怎样的奥妙?
【新年吉祥】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
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,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为什么会这样?
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
原来如此:找到自性的方法
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
聊天的深义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五篇 心光明到极处就是佛 (一)上
· 为什么说《普贤行愿品》殊胜不可思议?
· 永怀祖德|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诞辰161周年纪念
· 一旦沾到智慧的光芒,生命就变得有几分神圣了
· 怎么"借"佛光?
· 三百年来,一人而已|恭迎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诞辰纪念日
· 智慧增长的逻辑推理就在这里
· 这是我的心灵常来朝拜的地方
· 【佛教故事】不拿佛法做人情——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心依四念处而住
· 功德真实不虚
· 【法语视频】慧日法语甄选|这就是在消业障
· 遇著境界,放不下的也要放下
· 看这部精美的动画片,你能始终保持清醒吗?
· 圆瑛大师:修持当如何用功,方收确切之效?
· 生命的资粮,要在这里积累
· 法是轨则,能令我们得清净
· 选择一种不后悔的活法
· 印光大师:皈依之名甚易得,皈依之实极难修
· 以圆教的见解摄持一切因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