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常识】朝暮课诵的意义

2022-01-14 10:00:00 发布: 人气:7
图片


图片

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,即指定时诵经、持咒、礼佛、梵呗歌赞等法事。由于通过虔诚念诵仪轨可以获得功德,所以课诵又称为“功课”。现在中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做家庭作业,通常称为做功课,这种说法就是出自佛教。


原始佛教时期,僧众的日常行事,除了出外乞食,每天各自修行。修行的方法,一是学习教理,或听佛祖说法,或互相讨论;二是修习禅定,趺坐或者经行(在林间来回徘徊)。后来寺院立有佛像,又有了佛经,于是便有了礼拜供养佛像和诵读佛经的仪轨。


古代印度讽诵佛经奉行“三启”仪轨,首先颂扬马鸣菩萨所集的赞佛诗文,其次正诵佛经,然后陈述回向(把自己所修功德施往某处)发愿。因全部念诵过程分为三段,故称“三启”。念诵结束时,口称“苏婆师多”(妙语)或“娑婆度”(善哉)。


中国汉地佛教念诵的基本仪轨也沿袭了三启制,但略去了最后的大众同声念诵“苏婆师多”或“娑婆度”的程序,不过有些法事的文末称“善”或“善哉”,可谓是古印度的遗制。


图片


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随着经典的翻译而展开的,诵读佛经自然很受重视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刘繇传》记载东汉笮融建浮屠祠“可容三千馀人,悉课读佛经,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”。这是汉地念诵佛经的最早记载。


东晋高僧道安是念诵仪轨的正式创始者,他制定了僧尼轨范三则:一是行香定座上讲之法,即讲经仪;二是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,即课诵斋粥仪;三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,即道场忏法仪。这三条开后世佛教各种法事仪轨的端绪。


图片


据《大宋僧史略》卷上“别立禅居”条记载,百丈怀海“有朝参暮请之礼”,大约此时已出现了朝暮课诵的制度。明清之际,朝暮课诵渐趋定型化、统一化,奉行的范围遍及各宗派大小寺院和居家信徒,成为所有丛林必须修持的功课,违者依例罚钱。
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佛门为什么规定要在早晚二时做功课?兴慈禅师在《二课合解》中说:“朝暮不轨,犹良马之无缰。”意谓佛教僧人应以朝暮二时课诵来规范自己的身心,否则就会像良马脱缰,狂驰乱奔,误入歧途。朝指五更,为一日之始,相当于现在的早上五时。僧人盥洗完毕后,立即上殿课诵,使自己的思想集中在修行上。


暮指日晡,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点钟。在这个时候上殿念诵,目的在于不要在晚上陷入昏昧的境地,始终觉醒,一心向佛


图片


据《二课合解》解释,早课始于五更,此时万境未动,人刚从睡眠中醒来,正好心中恬静。诵念《楞严咒》,可将人所具有的一切欲望在其未萌发之时便借助佛法除去,使人的心境永远保持在清净的状态。


暮课念诵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使人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境,为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祈愿。念诵《礼佛大忏悔文》的目的在于表示自己改悔过恶,发愿今后精进修行,永不退转。


最后念诵《蒙山施食》意思是天已傍晚,到了地狱众鬼食时。念诵《蒙山施食》,可使众鬼各得安慰。因此朝暮二课所诵的经文并非随意而设,而是有深层的含义。

图片


微信文章往期甄选:

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
【新年吉祥祈福】《大吉祥经》合集三集全 {精美版}
新年念诵《心经》遣除违缘、福慧增上
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
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?
念佛菩萨的名号,到底有怎样的奥妙?
【新年吉祥】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
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,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为什么会这样?
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
原来如此:找到自性的方法
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
聊天的深义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五篇 心光明到极处就是佛 (一)上
· 为什么说《普贤行愿品》殊胜不可思议?
· 永怀祖德|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诞辰161周年纪念
· 一旦沾到智慧的光芒,生命就变得有几分神圣了
· 怎么"借"佛光?
· 三百年来,一人而已|恭迎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诞辰纪念日
· 智慧增长的逻辑推理就在这里
· 这是我的心灵常来朝拜的地方
· 【佛教故事】不拿佛法做人情——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心依四念处而住
· 功德真实不虚
· 【法语视频】慧日法语甄选|这就是在消业障
· 遇著境界,放不下的也要放下
· 看这部精美的动画片,你能始终保持清醒吗?
· 圆瑛大师:修持当如何用功,方收确切之效?
· 生命的资粮,要在这里积累
· 法是轨则,能令我们得清净
· 选择一种不后悔的活法
· 印光大师:皈依之名甚易得,皈依之实极难修
· 以圆教的见解摄持一切因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