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命护生是为了什么

2022-01-07 10:00:00 发布: 人气:6

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:

《天台宗纲要》第三十七课视频时长约48分钟



图片


///



图片


“一谛即三谛,三谛即一谛,是为‘圆妙三谛’。”实际上,华严宗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讲这个——理无碍、事无碍,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“事事无碍”里就具足了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,所以事事无碍是最高的。


虽然真谛说泯一切相、离一切相,但它会不会妨碍俗谛的道理?不会的。俗谛虽然建一切相,但是有没有真谛的理?也还是有的。这就叫“妙”。


就像六度里面的布施,当你布施某个东西的时候,你的注意力就在这个东西上。如果你能明白这个东西当体即空、具足诸法实相,明白这个“一”具足法界理,这个物就不再是物的相了。请问有没有所布施的物的体性?没有的。如果所布施的物的体都可以透过了,那么造者和受者也就很容易透过了。


图片


但我们平时想不到这些。吃饭的时候,拿起碗,这个碗是俗谛还是真谛?从第一个角度来说,这个碗是人做出来的,是因缘和合的,现在你拿着它了,这是俗谛。但请问俗谛里有没有具足真谛?具足。因为碗是无自性的,是因缘和合的,因缘当下的体性也是空,所以具足真谛。既是俗谛的,同时又是真谛的,真俗不二,这就是中谛。


所以当捧起碗吃饭的时候,你吃的是饭,还是吃的一心三观?如果你安住在一心三观中吃,请问有没有吃到饭?那吃的就不是饭了,而是法。吃的饭滋养这个色身;吃的法就长养法身慧命。



图片


图片


我们施食的时候念: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”这也是圆教的见。离开圆教的见,能利益众生吗?那都不叫真的利益。


只有圆教的见才是真正的佛的见,这才是真实。在没有具足这个见之前,前面的都是方便。所以《法华经》叫“开权显实”,现出实际理地来。


佛陀成道后,二十一天说《华严经》,这是佛陀证道时真实不虚的、法尔如是的境界。


请问二十一天说《华严经》,真的只有二十一天吗?不是。因为念念都俱足百界千如,念念都超越时空。佛的本地风光,这不可思议的“妙”也是圆妙的。所以从世间角度上来说是二十一天说《华严经》,实际上《华严经》无边无际、无穷无尽。



图片


图片

古人说,宰相肚里能撑船。修行就是要把这种气度内化,变成我们的大刚骨。王侯将相把这种力量往外用,攻城掠地、征服别人;修行人是把这个力量往内用,征服自己。


古代有位僧群法师在山里住茅棚,有一天下山打水,需要经过一座独木桥。这时候,他看见桥上站着一只折了翅膀的野鸭。他就不去打扰野鸭,回到房间坐着就涅槃了。


图片


注:

明•莲池大师 《缁门崇行录》


晋僧群,清贫守节,庵于罗江县之霍山。山在海中,有石盂迳数丈,清泉冽然。庵与石隔小涧,独木为桥,繇之汲水。后一鸭折翅在桥,群欲举锡拨之,恐伤鸭,还不汲水,绝饮而终。

图片


这个故事是要参很久的,为什么要这样?也就只有从修行的角度上还能够理解一点:这就是古人不打扰众生的慈悲。


为了不打扰生命,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;为了众生的利益更是如此。只要有意义,可以完全把生命放在这个有意义的事情上面。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、一种修养。修养到了这个程度了,怎么会为了佛法苟且自己呢?



第四章、圆教

(三)圆教的道理

丁、不思议二谛

戊、圆妙三谛



 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
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

图片


回  向


文殊师利勇猛智 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 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为得普贤殊胜行

图片


微信文章往期甄选:

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
【新年吉祥祈福】《大吉祥经》合集三集全 {精美版}
新年念诵《心经》遣除违缘、福慧增上
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
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?
念佛菩萨的名号,到底有怎样的奥妙?
【新年吉祥】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
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,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为什么会这样?
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
原来如此:找到自性的方法
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
聊天的深义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五篇 心灵的翅膀(引言)
· 除夕普茶时,虚云老和尚嘱咐的话
· 这个故事,你懂了吗?
· 【菩提大道】这首歌唱出了佛子的目标
· 吃了这么多年饭,你会吃吗?
· 不被这如幻如化的三界粘着
· 从远古文明,看人类智慧
· 【公案寓言】为什么学佛多年还是不快乐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看佛经也要看是谁鉴定的、是谁注的
· 【瑞典语罗马尼亚语视频】慧日法语甄选|因缘
· 虚云老和尚:这四种境界都是病,我今与你们对治之药
· 为什么通过鼻子,可以看到一个人心灵的状态?
· 圆瑛大师:念佛为何要回向?
· 祭祖,“本钱”从哪里来?
· 修行一定要知位次,因和果不能滥
· 菩萨扶习润生,带我们出三界
· 印光大师:在困境中快乐自在地成长
· 解脱是什么
· 【中英双语】慧日法语甄选 | 佛陀慈悲的化现
· 天堂的快乐,你也愿意放弃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