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小满 ||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,你知道吗?

2023-05-21 06:00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


 




荷塘碧波浮翠盘,沃野麦浪穗犹青。

孩童才吃红桑椹,小满荔枝奉嘉宾。



图片



今天是5月21日,农历四月廿一,夏季的第二个节气——小满。


小满小满,麦粒渐满。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,太阳到达黄经60°时为小满。


小满,带着将熟未熟的甜蜜,亦包含着对盈满的期许。"大落大满、小落小满。"小满的"满"字既意指北方麦粒的饱满,又关乎南方雨水的丰盈。小满节气,我们期许着甘霖如期而至,希望着麦粒饱满,期待蚕结茧吐丝,不负这初夏良辰。




小满三候



图片



一候苦菜秀

苦菜就是蒲公英。黄花散落,白絮飞舞,随遇而安却最具韧性,这是小满时节绝妙的风景。


二候靡草死

靡草本为感阴而生的植物。小满节气,各地都开始步入夏天,阳气日盛,故靡草因失去阴气的庇佑而死去。


三候麦秋至

虽然小满时值夏季,但是对于麦子来说,却仿佛到了成熟的“秋”。故有“麦秋”之说。




大愿法师小满养生方



图片



小满这个时候就很闷热、潮湿,这个节气里面适合于祛湿。可以用两种祛湿的方:


一种是山药冬瓜汤,这个是我们常用的,因为祛湿很重要,湿很重就困脾,脾胃伤了以后就五脏失养、百病丛生,并且湿气重了以后就会容易形成痰湿体质,痰湿淤积久了就会形成一种痰核,痰核就变成一种固体的存在,痰核如果在皮肤底下就叫做脂肪瘤,有一些人皮肤底下到处有那种硬块,那个就是脂肪瘤了。在子宫里面有痰核的话,就会有子宫肌瘤了。


如果我们身体湿气很重有一些判断的标准,比方说头发很油,老是冒油,脸上也冒油,嗓子里面有痰,大便的时候一桶水还冲不干净,老是黏黏的,黏在马桶上,这个都是湿很重了,就要健脾祛湿。


还有一种方法就是,用薏仁五十克、百合二十克,再放一点米,看自己能够吃多少,一百克或者两百克都可以,煮粥吃,因为薏仁能够健脾祛湿,能够利水消肿,百合也能够清心安神和润肺。 


节选自大愿法师《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》



图片

小满:满而不盈



在二十四节气中,很多节气都是相对的。比如小暑对大暑、小雪对大雪、小寒对大寒,但是小满之后却是芒种,因为对中国人来讲,大满是犯忌讳的说法。


月盈则亏,水满则溢。事情太满就会走向反面,花未全开,月未全圆,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。
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这样诠释小满:“四月中,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。”又云:“斗指甲为小满,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,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,故名也。”小满的原意就是讲:小麦开始饱满,但是尚未成熟的阶段。



图片




《尚书》里讲·满招损 谦受益

中国的文化有道理在里面的。中国的木匠装的锤子、斧头柄都不敢装到头,都是欠一点。鲁班他说这代表什么?代表谦虚。干哪一行,干哪一个手艺都有规矩的,谁敢装满,满就代表你学满了。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,人要谦虚,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有道,行行都能成就,但行行都要谦虚。



《道德经》里讲

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

天道就是这样,用盈满的来补充不足的。阳气过盛,阴气就开始显现出来。阴气过盛,阳气就开始显现出来。事物发展到鼎盛的时候,就要走下坡路,开始衰败,这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常规。


人生也是如此,“高处不胜寒”,很多时候,不一定要大富大贵,知足常乐,平常日子,小满的状态,就是人生的幸福。



《易经》里讲 ·亢龙有悔

乾卦爻位到了上九,以六爻的爻位而言,已位至极点,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,孤高在上,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,它升到了最高亢的地方。


这时候如果再进一步,就是祸患。所以满而不损,是一种境界。


图片


三参法师:古人都是很谦虚的



古人都是很谦虚的,把自己放得低低的。介绍妻子时说“糟糠”,把儿子称为“犬子”,写文章最后说“请方家指正”。什么叫方家?就是明白方寸的人,明眼的善知识,请明白的人斧正、不吝指教,也可以理解成是谦词,这是做人的一种态度,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。


当没有了圣贤的标准,“我”就会膨胀,我们不知道这个“我”是轮回的根本,无量劫轮回就是因为有“我”。



图片




月明天心

图片

关注更多分享


天心素食

图片

关注美味分享




美味素食——如意香干


对于这样的善根因缘,要懂得珍惜、懂得感恩


打开信心的“口袋”






相关文章
· 【文殊菩萨感应故事】入金刚窟
· 这部经里,文殊菩萨为我们选择了最对机的修行法门
· 今日小满|珍惜每一次盈满的机会
· 文殊菩萨圣诞特辑|送给学子们的增福开智指南(原创漫画)
· 520话“爱情”,转小爱为大爱!
· 大药妙智解疑难(九)
· 用什么成就一辈子的不平凡?
· 在生命的关键时刻,念观音菩萨很重要啊!
· 文殊菩萨圣诞渐临,祈慧壁纸系列祝学子们凝神静心、福慧增长
· 爱,怎样不消退、不变质、不反目成仇
· 哪怕一生能依止这部经,都是莫大的福报
· 心态不变,命运难改
· 一边干活一边念佛,也能取得成就
· 从物质的生活里解脱出来,为生命找到安歇的去处
· 《童蒙止观》〡修持止观的三种境界
· 有了佛法,就有了面对痛苦的方法
· 微信公众平台
· 觉醒了,你会拥有一种新的活法
· 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
· 大药妙智解疑难(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