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个人有了更高的追求时,会觉得受苦也是一种享乐

2023-05-15 06:00:00 发布: 人气:5
图片




 



追求快乐 享受幸福

是每个人的本能需求

但能够得到快乐和幸福是理性的结果



图片



孔夫子说:“未知生,焉知死。” “生”是具有更多可能性的,“生”的世界比死亡之后的世界更加宽广。如果我们在宽广、高维的世界都没办法处理好的话,怎么去处理低维的“死”呢?


佛陀跟我们讲的圆满的生命是什么?无量光无量寿那种开放自在的高维生命状态又是什么?


现在我们有了GPS或者北斗星的卫星视角,它会更广阔地来指导、判断我们行走的路径。佛教也是建立这样一个高维的视觉来突破我们自身的狭隘,乃至克服我们的无知、习气,才有勇气超越那些隔阂,超越那些约定俗成的低级业习。


实际上,这就是给我们人类建立了一个高维的世界观。有了这么高的世界观,就能处理我们这个比较狭隘的人道的事与物了。



图片



那怎么打破以我的狭隘呢?佛陀来人间讲法四十多年,其中就用了二十二年讲空性的道理。从有情世界到物质世界,都没有一个孤立存在的事物,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众缘和合,这众缘和合反过来又证明了它的存在就是假象,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。因为当你改变因缘的时候,这个事物就改变了。


“我”这个生命解剖下来的话,你会发现它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组合而成的。解剖自我有什么好处呢?可以让我们从肤浅的生命存在里变得更深沉,变得更有智慧的高度。当我们的生命强大到有圆满的智慧时,就不仅仅超越了这个色身的狭隘,还能圆满自己生命的各项指标,调整到理性的状态。


所以我们经常提醒大家,追求快乐、享受幸福,这是每个人的本能需求,但是能够得到快乐和幸福是理性的结果,不是本能的结果。所以,我们要成佛,这完全是一个理性的选择、理性的行为、理性的结果。



图片



佛陀也告诫我们,不要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,就坐等成佛,没有这个事情。


不是说你有一颗黄豆就能把它变成黄豆芽,黄豆丢在火里的时候就叫爆米花,不叫黄豆芽了。它要成为黄豆芽,必然要有成为黄豆芽的因,需要水份、合适的温度,它才会发芽。


我们有太多的无知,有太多的习性,我们有佛性,也有魔性。如果你坐在原地不动,不想在成佛的路上去努力,实际上你就是在向另一个方向努力,那就是成魔。


或许你会说我不选择,其实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,在生命的河流里,没有人能保持原地不动,所以叫“不进则退”。


我们要觉得很惭愧,佛讲了这么多空性的道理,我们没有证得,没有超越这些硬性的障碍,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还是硬邦邦的,也没有像祖师大德那样于四大都得自在。



图片



我师父悟公上人是有修有证的,他老人家有时候也跟我讲,“我们修行人修得好的话,眼睛能当耳朵用。”身心自在者,与肉体、精神世界,正报、依报、四大就都得到了自在,如果我们能够证悟空性,生命境界就是这么自在的。


我们如果启迪了智慧,有了更高级的目标,就会超越错误、狭隘观念。虽然享乐是每个生命的本能追求,但是当一个人有了更高的追求时,会觉得受苦也是一种享乐。



图片



月明天心

图片

关注更多分享


天心素食

图片

关注美味分享





在惭愧心的鞭策下,每天都要自我警醒


修行是修色身还是修心?


这时不能开口





相关文章
· 《童蒙止观》〡止观中对治疾病的诸种方法
· 要切记:“我”即是轮回的根本
· 学佛修行,功不唐捐
· 如何叩开厚重的福德之门?
· 大药妙智解疑难(三)
· 安顿身心
· 浪费时间也算恶业 ......么?
· 母亲节 | 没有她,就没有一切佛陀成道的故事
· 那些高僧与母亲的感人故事
· 母亲节,这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
· 【母亲节特辑】母亲心中的莲花是菩提道场的金刚座
· 大药妙智解疑难(二)
· 致敬母亲节 | 中国“四大贤母”
· 人生的幸福感它是 ......
· 他往生极乐的启示:平时努力消业解怨结,往生时才没有障碍
· 你努力了,佛是你的助缘,你不努力,佛也帮不了你
· 在清凉胜境里有所收获
· 这样修业报现前时,苦痛才会减轻甚至不起作用
· 清凉微漫|忍是第一大力量
· 在惭愧中,提醒自己“禅悦为食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