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是修色身还是修心?

2023-05-04 06:01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



 



佛弟子修行

要知道是修色身,还是修心



图片



佛陀来这个世间救度众生是不容易的,乃至示现出家修行、成道,都是不容易的,尤其是佛陀开口讲法了,为哪一道的众生讲法都是不容易的,尤其是越殊胜的法就越不容易。


我们对人天乘好像还能够听得懂,到了大乘就不一定了。所以,佛陀说小乘布施的时候,你就能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这种布施的快乐和收获的资粮——心灵的富贵。


但是大乘的布施波罗蜜就不容易听得懂了,除了要有这种布施的高贵行为,还要具足宝贵的空性见,要三轮体空,我们是很难感受到它的功德的。但是如果你真实地修道,具有大乘布施的功德,那就是小乘无法想象的。所以一旦上升到大乘的修法,你要积累很多的资粮,才能够明白。


我师父经常在没人的时候会轻轻地告诉我说:"欲知山上路,须问过来人。"这句话,师父也不能当着很多人讲的。师父有时候讲一些真心的话,也要弟子有了一定的根性,有了机缘才能说。



图片



师父虽然没有跟我讲很多,不像我这么啰嗦,但他老人家每一句话的份量、背后的功德是充满的。师父真心地跟弟子讲的任何一句话,它的内涵和功德力就会深植于弟子的心灵世界里,深植于我们修行的这个菩提大道上。


法是很难求的,很不容易学到的,大乘已经是一般修行人难以企及了,如果我们足够精进,如果我们根性也好,如果我们也具足了一些殊胜的功德,还是可以超越,还是会有更殊胜的法。


有了更殊胜的法,自利利他就更广大。并且你知道了,至少你不会犯错,至少你会修随喜,不会诽谤呀。否则,你说天天求佛,都不知道你的面前有殊胜的对境,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,甚至会诽谤,还会欺负别人。你如果有很深的见地的话,你就会不一样,至少不会这种犯错。



图片



佛菩萨都在这个世间的,有的是我们看得见的,更多的无量无边的是我们看不见的。作为法来说,这种法的自性,这法的功德力一直存在着。


我们亲近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是妙吉祥,祂是具足一切德的。祂是七佛之师,千佛之师,无量诸佛之师。《法华经》对我们来说如帝王额珠,如佛头顶摩尼一样,但对文殊菩萨来说就是属于普及教法,是祂老人家教化众生的普通版本。


所以,我们依于这个世俗的师徒之缘,祈祷我们心中的文殊菩萨。文殊菩萨只有用我们虔诚的心才能够去祈祷,外在的只是一种助缘,而且我们也要超越这个外相,用虔诚的心去看内在的文殊菩萨。



图片



所以,佛弟子修行,要知道是修色身,还是修心。这很重要。


修行不是修色身的。这个色身就是让你定在这里能够闻思,如果没有这个色身,你就会随着你的业风飘荡。


从修行上来讲,你跟师父缘分结得越厚,你就会越稳定。你入师父的心了,也就入十方诸佛的心了,入阿弥陀佛心了,入文殊菩萨心了。所以,不要有身见、我见,要坦荡荡地皈依在“南无阿弥陀佛”这种无内无外的光明里。这既是智慧,也是定。



图片



月明天心

图片

关注更多分享


天心素食

图片

关注美味分享




为什么禅堂里要学规矩?


如何在一座法中摄一切法?


这里没有内卷,要不要加入进来?





相关文章
· 佛子心语 | 柔软的风
· 求生净土的关键点
· 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· 微信公众平台
·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(五)
· 菩萨的特质
· 怎么达到极乐世界的分数线
· 财富到底从哪里来?
· 用智慧的劳动创造无漏业,完成生命的伟大升华
· 五一朝圣关于劳动的思考
·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(四)
· 在惭愧中,把“禅悦为食”当作努力的一个方向
· 什么是佛弟子终生的学处
· 西北战神转世鳄鱼王,被制成长生不老药,寻仇数百年,遇佛解怨结
· 愿一切众生远离分别执着的障碍——日诵净行品105愿
· 来到圣地,如何遇见文殊菩萨?
· 不花一分钱,最有效的救苦良药
· 微信公众平台
·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(三)
· 刹那的解脱,需要长久的准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