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的特质

2023-05-03 21:31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图片









//////

菩萨的一个特质:

细腻地观察,将心比心,护自己,

护念众生,护念佛教。



图片


自古以来重戒律、弘扬戒律的人,不仅自己持戒精严,还有一颗慈悲的心。虽然文字的记载要简约、优美,但对应于现实生活的时候,能不能把文字再还原到我们生命中来就尤为重要。这就需要了解人心是什么、生活是什么、修行的本质是什么,并用很细腻的心灵去深刻地观察,了知众生命运的来龙去脉。

 

从人天乘来说,戒律保护着我们不堕落三恶道,保持人天增上的趋势,不往下漏,所以叫防非止恶。从声闻乘求解脱出三界来说,戒律能从根本上去防护根尘,让色身不漏于三界。防非止恶的“止”的范围很大,包括了见惑、思惑,它能令我们的行为符合于佛陀的道,不掉队,能融于僧团,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行者。





图片

不忍众生苦,不忍众生堕落。







所以,弘扬戒律的人有一个特质,即悲悯心——不忍众生苦,不忍众生堕落。众生堕落的这个苦是从“因”中来的,这个因就是造诸恶法,身口意不清净,而“防非止恶”就是对治法,从戒律上说就叫止,止持。那怎么人天增上呢?还有作持。

 

所以,关心众生的命运,用佛法来呵护众生,来承载众生,这一定需要菩萨的特质。






图片


图片


//////




谁是菩萨?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贴标签,但他一定是谦卑的、细腻的,考虑事情一定是圆融的,从自己的角度、他人的角度出发。这就透露了菩萨的一个特质:细腻地观察,将心比心,护自己,护念众生,护念佛教。

 

具有菩萨的这种特质的人就是一个发光体,一个自带光辉的人,不愁不能利益众生。我们佛教界里说“不愁无庙,只愁无道”,苦是这个世界的特质,有也苦,无也苦,所以,精神世界需要有光,这是所有生命都需要的一种特质。

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相关文章
· 怎么达到极乐世界的分数线
· 财富到底从哪里来?
· 用智慧的劳动创造无漏业,完成生命的伟大升华
· 五一朝圣关于劳动的思考
·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(四)
· 在惭愧中,把“禅悦为食”当作努力的一个方向
· 什么是佛弟子终生的学处
· 西北战神转世鳄鱼王,被制成长生不老药,寻仇数百年,遇佛解怨结
· 愿一切众生远离分别执着的障碍——日诵净行品105愿
· 来到圣地,如何遇见文殊菩萨?
· 不花一分钱,最有效的救苦良药
· 微信公众平台
·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(三)
· 刹那的解脱,需要长久的准备
· 作为修行者最低的底线
· 心态决定此生的目的地
· 五一小长假 ,慧日佛曲陪伴您~(内附最新视频&音频)
· 五一特辑|修行人也是劳动者
· 五一到寺院祈福,怎样礼佛功德最大?
·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