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2022年5月8日
壬寅年四月初八
欣逢三界导师
四生慈父释迦牟尼佛圣诞
这是一年中最隆重
最吉祥的佛教节日之一
今天也是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
当母亲节值遇浴佛节
忆念佛恩 报答母恩
以浴佛,清净身心之功德
祈愿天下所有母亲吉祥安康
动画版佛诞纪念日视频
三千多年前的今天,释迦太子降生于蓝毗尼园无忧树下,于四方各行七步,步步生莲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作狮子吼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;三界皆苦,我当安之。”即时,十方大地六种震动,九龙沐水,地现清池,凤鸟祥飞,百狮降临。为纪念佛陀降生,后世佛弟子于此日仿照佛陀出生的场景,以各种香汤灌洗佛像,燃香散花供佛,作浴佛法会,这一天又被称为“浴佛节”。
浴佛功德不可思议,《浴佛功德经》云:“诸供养中最为第一,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。”“由作如是浴佛像故,能令汝等人、天大众现受富乐,无病延年;于所愿求,无不遂意;亲友眷属,悉皆安隐;长辞八难,永出苦源;不受女身,速成正觉。”
另在《灌洗佛形像经》中载:“诸善男子善女子,于佛灭后当至心念佛无量功德之力,浴佛形象如佛在时,得福无量,不可称数。”
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海
五浊众生离尘垢 同证如来净法身
戒定慧解知见香 遍十方刹常芳馥
愿此香云亦如是 无量无边做佛事
亦愿三涂苦轮息 悉令除热得清凉
皆发无上菩提心 永出爱河登彼岸
1
应化娑婆,皆是悲悯众生所示
佛陀的前身是兜率内院的白冠天子,又叫护明菩萨,也称善明菩萨。祂悲悯五浊恶世的苦难众生,以五百大愿为基础,发愿在末法时代,在众生福报小、恶业重的时候前来教化!
白冠天子在天上经过观察,选择了当时具有悠久文化传承的地域,选择了遵从道德,以仁慈统领国家,以道德教化社会的净饭王和具足三十六种女德,喜欢修梵行的摩耶夫人为父母,甚至也设计了自己出场的方式。
《悲华经》记载,当佛陀前生身为宝海梵志时,在宝藏如来前发五百本愿,于未来在五浊恶世成道,其中关于入胎和出生是这样描述的:
愿我尔时从兜术天下,生最胜转轮王家,若自在王家处,在第一大夫入胎,为诸众生调伏其心。修善根故,寻入胎时放大光明,其光微妙,遍照娑婆世界,从金刚际上至阿迦尼吒天。愿我处胎于十月中,如是等众悉令见我,虽处母胎满足十月,然其实是住珍宝三昧,结跏趺坐正受思惟。十月满已,从右胁出,我既生已,于娑婆世界所有诸天,悉令尽来共供养我。令我生已寻行七步,行七步已,以选择功德三昧力故,说于正法,令诸大众心生欢喜,住于三乘。
我出右胁足蹈地时,复愿娑婆世界从金刚际上至阿迦尼吒天六种震动,所有众生依水、依地、依于虚空,在五道者悉得醒悟。悉令尽来共供养我。我于尔时悕求洗浴,愿有最胜大龙王来洗浴我身,众生见者即住三乘,所得功德如上所说。
我为童子乘羊车时,所可示现种种伎术,为悟一切诸众生故,处在宫殿妻子婇女五欲之中,共相娱乐,见其过患,夜半出城,除诸璎珞严身之具。为欲破坏尼揵子等诸外道师,恭敬衣服故,我着袈裟至菩提树下。众生见我处于菩提树下,皆悉发愿,欲令我速以一切功德成就三昧力,说三乘法。
由上,足见佛陀应化娑婆,事事有因缘,处处有来历,无一不是佛陀大悲心愿的化现。祂的人间行,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相逢,自此,祂参与并改变了众生轮回的轨迹,我们生命的天空,从此慧日彤彤。
2
所有生命最好的开端
释迦牟尼佛一生示现八相成道,演说生命宇宙究竟,开示人天涅槃正道。
佛陀在蓝毗尼花园无忧树下诞生后,面向四方各行走七步,每走一步,足下生出一朵莲花,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,说道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”
这个“我”代表“佛”。佛陀的智慧告诉我们,每个众生心中都有一尊佛,祂不会随我们肉体的生老病死而消亡,哪怕我们这一期的生命终结了,四大分解躯体不存,这尊佛依然存在,这便是我们的佛性,学佛就是提升自我,回归佛性。如果我们明白,也可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,也会坚定地说“天上天下唯我独尊。”
佛陀成道所觉悟的真理,是稀有难得的宝贵财富,可以拯救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。不管信或不信,遵循或违背,真理都永远存在于天地之间。
迷茫的生命就像一朵枯萎的花,充满了忧伤和黑暗,佛陀为了我们,来到这个五浊恶世,给枯萎的生命带来了生机。
祂一出场,就揭示了每一个生命本具的无限可能,原来,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如佛陀般圆满,佛所达到的境界,我们都可以达到。这是轮回里最美的启示,也是生命最好的开端,从此,我们不需要在黑暗中摸索,只要依教奉行。
3
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缔造者
佛陀告诉我们,每个人既可以成为佛、菩萨、天人,也可以做凡夫,还可以堕落三恶道。所谓恶有苦报,善有乐报,善恶报应,如影随形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
《金刚经》里说:“众生非众生,是名众生。”也就是说鬼、神,非鬼、非神,是名鬼神,不是固定的。比如一位天神,他的前世可能是凡夫,通过修行,积功累德修福升天,名为天神享大福报,但是一旦天福享尽,也可能堕落三恶道。佛教承认现象的“有”,而否定本质的“有”。说有,但不是固定的有,而是辩证的有,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。
很多人不相信有前生、后世,不相信因果报应。持这种观点的人,不仅不会为来生积累福报资粮,有些人甚至积极造恶;临命终时,他们对死亡、对未来充满未知的恐惧,整个生命都处于不甘死亡的无奈挣扎中。
有佛教信仰的人,深信轮回因果,了解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,而且其平时的修行就是一直在为死亡做准备。活着的时候就会修道德,自我约束,无私奉献,把好的与别人分享,积极承担不好的结果,不论面对怎样的生活境遇,他们的心态始终是祥和的。面对死亡不仅不恐惧,甚至欢喜面对坦然接受,临命终时,他们的心中充满光明。
不同的生命观缔造了不同的生命结局,学佛之后,明白了生命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,佛陀自证自知的真理光芒、流转于法界中的法音,如点石成金般,令有缘众生的命运当下改变,佛教所有经典都以“皆大欢喜,作礼而去”而结束。这也预示着,生命的情节改变了,结局也必将圆满。
当母亲节“浴”见佛陀
感恩母亲给予生命
感恩佛陀开启慧命
愿以浴佛无量功德
回向天下父母吉祥安康
愿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
消除违缘和业障
脱离苦海,永得解脱
愿浴佛的功德
洗去我们内心的污垢
显现每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
启发每个人内心的慈悲智能
愿佛陀的光芒照至
法界的每一个角落
破除众生无明黑暗
驱散一切病疫灾难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