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又开
古人说“千树万树梨花开”,
前两天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梨花,
我们以为是雪呢。
春风吹过,梨花才刚刚掉落,
忽然之间满山都是洁白的春雪了,
像是梨花又开了一样。
001
#这一切都是我们修行的菩提资粮#
#FORIQINGLIANG #
“土石尚能消罪障,何劳菩萨放神光?”《五台山志》里有很多这样赞叹五台山的诗句。很多祖师赞美五台山时也都说:这里的一草一木,都是我们的圣境所依。
世间的轮回需要情感,需要期待,出世间也是需要有情感,需要有生命记忆的,菩提心是具有更敏锐的生命性的。
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修行的菩提资粮啊!在这个红尘万丈的娑婆世界,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,有这么一个岛屿,只要能来,来了就好;只要能住,住一天就会有一天的改变。
我们都读过这首诗,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,下一句就是“怎不忆江南?”我们追随佛陀,追随文殊菩萨来到这里,就要把这里的一花一草输入我们的生命里,满怀深情去爱它们。
我们轮回得太久,对世间的感情太深,以至于我们对三宝建立不起感情来。所以我们要多积累对三宝的感情,积累对三宝的感恩。
# 找到成佛的因,果就不远了 #
002
#FORIQINGLIANG#
在末法时代,善知识能把三皈依讲清楚都不容易的,找一个能听清楚的弟子也不容易。住持三宝好理解,理体三宝就不容易理解了,师徒要很相应了才能说的。
佛即是觉,法即是正,僧即是净,觉、正、净三宝。师徒把这个课题研究透了还真不容易的。但是师父就要把佛的这个特质输入到弟子的觉里去,让他产生佛的这种无漏功德。产生了不漏的功德,弟子才有可能成就。
狗子也有觉的,但是狗子的那个觉不是无漏的,它不知道那是佛性,所以也不知道珍惜和护念,也不知道积累资粮,它怎么能成佛呢?
从果地上来说,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都有佛性。从因地上来说,众生只有觉了才知道,众生不觉,佛性有等于没有一样。
所以争论狗子有无佛性,这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,只有认识自己的佛性,珍惜衪,开发衪,认知衪,保护衪,珍重衪,才有意义。所以好自珍重,你如是,我也如是,好了,就得法了。
得法也没有离开一个三皈依。“佛性”——这个成佛的因都找到了,果还远吗?虽然三皈依是佛法的基础,但是哪怕再终极的法,也不离这个基础的。
所以大家要珍惜,我们如理如法,道场就兴盛。兴盛是由我们,衰败也是由我们;为三宝争光是我们,给三宝抹黑也是我们。我们自己好自为之,要明白这些道理。
003
# 佛法是永恒的美丽 #
#FORIQINGLIANG #
北本《涅槃经》卷十四记载:释尊过去世为婆罗门时,入清净之雪山修菩萨行。一日,帝释天化现为形容可怖之罗刹,欲勘验婆罗门,而宣说过去佛所说之偈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”婆罗门听闻此偈,心生欢喜,要求罗刹告知后半偈;然罗刹欲食婆罗门之血肉,始肯相告。婆罗门求法心切,慨然应允,遂得闻后半偈之: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并将此四句偈书于岩壁、树干等处,使后人得知。继而至高树之上,投身往下,舍身于罗刹。其时,罗刹还现帝释身形,自空中安接婆罗门于地,并率诸天人于足下顶礼。释尊以此因缘超越十二劫,先于弥勒之前成佛。
每一次提到这个故事,还是会感动。佛法是永恒的美丽,哪怕重复一百遍,祂也有价值。
现在很多高僧大德圆寂的时候,有人就送这四个字“寂灭为乐”。这一辈子,死的时候能把这四个字贴在灵堂上,然后自己能懂,就能解脱了。
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,都是佛陀头目脑髓用生命给我们求来的法,不要因为它简单或者什么样,就轻慢它。所以我们每天都要看好自己的心,要问问自己:我的恭敬心增加了吗?我的感恩心增加了吗?我是日日厌倦了呢?还是越来越欢喜、越来越留恋、越来越感恩呢?
# 愿力来自对佛陀深刻的情感 #
004
#FORIQINGLIANG#
我们以为,圣者阿罗汉都已经无我了,好像没有情感了,但实际上他们的情感都是很细腻的呀,听到佛陀要涅槃的消息,他们的汗毛里都会痛出血来。
我们哪里会这样?我们的父母去世了,也不可能痛到汗毛出血的。但是如果没有这份感情,又怎么会不忍圣教衰呢?要让佛陀的生命在世间延续,就是靠我们的一种愿力,这种愿力来自对佛陀深刻的情感。
《地藏经》里佛陀一遍一遍地嘱咐地藏菩萨拯救诸苦,我们能感受到佛陀对我们的那份浓浓的悲心。有了这样的感受,实际上就是超时空地感受到了佛陀的加持。这份加持,你愿意让它隐没掉吗?
005
# 修行和解脱的机会不是常有的 #
#FORIQINGLIANG #
如果我们对三宝都不走心,又怎么会有感恩心呢?因为佛菩萨的悲愿力量,我们今天才能坐在这里。生命无量劫轮回,修行和解脱的机会不是常有的。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,每天都要充满一种感恩,要有一种不舍。
对三宝有了感恩心,我们的生命就会开始变得有质感;有了质感,福德资粮就容易积累。生命之器是怎么垒出来的?靠什么成为我们心灵的家园?佛陀福慧两足尊的福慧在哪里?就是生命的厚度,就是生命的质感。这需要我们好好去积累,好好去认知。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
你要做的
无非是
开始和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