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
峰
宗
论
●
蕅益大师
善知识是大因缘
我们要保持成长不错路,等待着生命的成熟。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,理需顿悟,事需渐修,习气因次第尽。我们想要超越到佛的果地去,那要想想我们修过多少世,如果前世你没有修到那个程度,今生不太可能超越。比如前世真正地发过大乘菩提心,当你触到这个缘就会顿超。大乘菩提心的那个节点好像虫洞一样,因为菩提心本身就是覆盖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当你这一世再受菩萨戒时就会感应到。因为这个大因缘帮你开启,让你当下就跟过去世修行的功德链接了。
菩萨不会放弃乘愿再来的,但来了之后万一迷掉怎么办?无上乘里提到:纵使有大善根的来,还是需要善知识的大因缘才能把他的善根激发起来。在座的每一位,为什么我会问你们“从哪里来?”因为你从哪里来,你的父老乡亲、那一方众生都因为你而沾光、有福报了;如果有一个人退心,他那一方的众生解脱的缘也会因此断掉。我们寺院每年发的春联上都有一个“佛”字,任何人请回家不仅家里人能看到,隔壁邻居、街坊都会看到。不论是他看到,还是“佛”字在那里放光,只要有一个“佛”字,佛的功德力就显现在那里,能加被多少众生啊!
观想甘露水的训练
这几天让你们观想水有什么作用呢?如果训练到有殊胜成就的时候,当你观想满满的一杯水,在三维空间就会现出来。虽然要修到这个程度不容易,但是我们要修到观想水,至少鬼道就能看到、能喝到。为什么平时要供水?供水很重要的,你这一生坚持供水,除了会带来内在的智慧、财富,来世也会生在有水的地方。同样是娑婆世界,众生的果报是不同的。
寺院水流潺潺,我们赶快把清澈的水观想供佛,这都是很大福报。大家慢慢去练习,你若能观想得很明晰,当你念甘露水真言、或者念开咽喉真言的时候,就能观想出水晶光。做蒙山施食的时候,我的师父就会拿手指蘸一下水,把手指尖十宣都染湿了,感觉到凉湿湿再念开咽喉真言,这样亮晶晶、有质感的水就会呈现在那个世界,饿鬼众生的咽喉会润泽、会打开,身上的火会熄灭。每天我们做晚课都在修这个很重要的水观。
转为道用:
看功德 不要看过失
护念自己不违背三宝,这很重要。当我们看到不好的现象,要变成自己的惭愧心,然后赶快修出离,不仅要出离,我们还要发愿:为未信佛的人做好榜样,能接引、帮助他们,能变成他们修行的助缘。
看功德不容易,看过失却很容易。怎么样在看到过失的时候把它变成自己的修证功德,这很重要。“他过即我过,他非即我非”,这才叫修行人。一个修心的人,就要把别人的过失转为正思惟,变成自己修行的庄严、自己发愿的动力、修行的动力。
碰到一个可恨的人,倘若你自然反应是恨,你就被他度去了,首先要把这个可恨的对境变成一个悲悯的对境,那你的心就归到正位来了。否则你没有转为道用,就被他度去了,你也轮回了,然后你的见地都是世间知见——生死见。
我们要从大乘的角度来转法轮,怎么转?转这个对境。我们生在同一个世界,他所有的无心的、有心的坏,显现了这么卑劣的状态,他悲惨的命运是警醒我出离、不要犯这个错,警醒我内在有没有这个因?我过去肯定有这个因,否则我怎么会生到这个娑婆世界?我怎么会看到这样的人?所以说要深刻地去挖掘自己内在的,然后对所有众生生起大悲心,这就变成了修行。
任何修法都要
以三殊胜来摄持
你的佛性是什么特质?为什么可以与诸佛同体?为什么可以纳受佛戒?你的什么在行持佛法?明白这个了,那你就稳操胜券了,就能转。你要相信法,法是具有解脱功能的。智慧是能转变四大五蕴的,不仅要照见五蕴皆空,还要运用五蕴。出家人也要建房子,出家人建房子是解脱的、不是轮回的。见地越高,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,做同样的事,功德是不一样的。
你发的愿跟法性相契合,你证悟的菩提心的体祂本身就是周遍的,那就是法尔如是的。真理就是周遍的,佛性佛光,有情无情同圆种智。如来藏的光明本来就是周遍的,如果你不发这个心,反而违背真理。所以发这个心不是有为的,本来法尔如是的。如果明白这个道理,它就是真实的,如果不明白那就有我执,我执会变成魔。至少我们要从魔的枷锁里出来。
念佛也好,坐禅也好,很多人得到一点禅味就止步不前了。为什么无量劫轮回呢?无量劫就是长时间地在轮回,你若在一个地方搁浅,就会搁浅多少劫的!有的“以空寂为家乡”,空寂多舒服,我们在座还得不到空寂呢。得到空寂不愿出来,坐二乘境界,偏空涅槃多舒服啊!所以蕅益大师说要“直趋菩提”。为什么要“直趋菩提”?你倒是在偏空涅槃里很舒服,你家里的祖先、无量父母都还在地狱受苦呢。佛经中说多少阿罗汉都不如一个发起菩提心的菩萨,佛培养你就是为了让你的生命对众生有用,而不是让生命寂灭掉了。
小乘法是很重要的,但是我们以后要发起大乘心来摄小乘法。先发大乘心再修四念处、修安般,然后观想一切众生都能得安止,都能化骨流光,这样我相也破了,众生相也破了。修任何法都要以三殊胜来摄持,发殊胜的菩提心,去修正行,最后结行回向殊胜。
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