贤善的人格是基础

2022-05-03 21:54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
点击图片进入观看视频



《灵峰宗论·示元白》

蕅益大师  著


  第五集(一)



蕅益大师二十三岁的时候,听了《楞严经》后发心出家。第二年梦到憨山大师,礼拜大师时说:“为什么我跟您的缘这么薄呢?今天才见呢?”憨山大师说:“你跟善知识见得晚,这也是一种业报,这是苦果,那苦因在哪里?”


所以来这个娑婆世界投胎是不容易的,连蕅益大师这么大善根的都会走弯路,菩萨有隔阴之迷,这一迷就很危险!


所以听经闻法很重要的。我们最大的福报就是成为三宝弟子,那我们就做好三宝弟子,敬仰佛,恭敬佛陀的经典。我们这一生当中,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。历代祖师就好像是佛的力量映现在每一个时代,陪伴我们成长、引领我们解脱。佛曾经也说,你们莫伤心,我以后会现文字相,我会现善知识相。我师父悟公上人也说:祖师跟佛是一个鼻孔出气,是同一体的。




FORIQINGLIANG

恭敬



“贤善的人格是一个基础。”


当时的蕅益大师在江浙地带的活动比较多,特别是那个时候,他妈妈还在世,所以他就不远游,没有机会到南华寺去拜见憨山大师他老人家,就到憨山大师的一个门徒——雪岭法师的座下出家,那一年二十四岁。


他出家之后又继续听法,然后就到莲池大师的道场——云栖寺听一位古德法师讲《唯识论》。


我们佛教界的主要传承,一个是弥勒菩萨的传承,一个是文殊菩萨的传承。唯识主要是弥勒菩萨的传承,文殊菩萨代表般若一系。但我们不要误解,认为文殊菩萨只讲般若,不是的。很多弥勒菩萨的法相是文殊菩萨来讲的,用了很多的法相来讲般若。


图片


什么是性和相?性是讲般若空性,相是诸法安立的相,以相上安立。也就是说,成佛实际上是可以逻辑推理的,是一个可实践的、指日可待的过程。


空性,不立阶级,也不碍阶级。古时候也有人认为性和相两者矛盾。实际上相宗是佛法次第的建立,性宗是可以超越次第的,这两者并不矛盾的。


比如有个楼梯通向大殿,普通人就踩着楼梯一级一级上去了,有本事的人一下就跳上去了。但是跳上去的人一定要把楼梯拆掉吗?不需要的。真正从这楼梯爬到上面的人,看着别人跳上来,也不会诽谤的。能跳上来的人有慈悲心,觉得要照顾那些普通人,他有可能亲自来修楼梯。所以只要是明白人,都不会觉得有障碍,是没有矛盾的。


就比如文殊菩萨,或者通达空性的人,有可能亲自来讲唯识,可能会讲得很清楚。所以往往在排的次序上是先学唯识、先学次第,再讲空性的道理,比如中观的见。


中观的见里也不是说一悟百悟,一下子就修到什么境界了,它实际上还是有支点的。比如破我执和法执,破色和空,有、无,非有、非无,在破这个过程中实际上还是有微细的支点的。所以就连中观的传承里也有不同,有的是清辩论师的传承,有的是静命大师的传承,有的是龙树菩萨的传承。虽然有微细的不同,但相互之间也是没有矛盾的。




FORIQINGLIANG

性相二宗并不矛盾



显宗修得好的,像金碧峰祖师这样,黑白无常来抓他的时候,金钵被他一敲碎,他说抓不到我了,他说你的铁链难道能锁住虚空吗?最后一句说:你锁住虚空也锁不到我。这就是禅宗最深的见。(“小鬼拿我金碧峰,除非铁链锁虚空,铁链锁得虚空住,方能拿我金碧峰。”)


所以禅宗有“呵佛骂祖”(我们凡夫不能学的),不成立这些对待法的,绝对没有二元,“打成一片”了,这就叫“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”,不安立这些名相,不会因为这些名相而停滞在名相上。


到密宗如果修起生起次第、圆满次第,黑白无常还敢抓他?那就不是躲的问题了,因为他可以转境了。


佛说,以后威德最大的,一个是净土法门,佛果地的威德力显现,佛就是一个大慈善家,佛门大开可以度众生;还有一个,就是金刚乘的力量。


图片

慈眼视众生


我初次信佛的时候,三皈五戒就一起受。出家之后在我们师父座下依止,闭关时,师父一回来就带好吃的来。实际上我知道,带的不仅仅是好吃的,代表师父在关心着我们。因为一个弟子闭不好关是要出问题的,所以师父特别地护念,师父的慈眼时刻地注视着我们。


在善知识座下修法,不会着魔的。虽然好像师父没有具体传一个什么法给你,没有对你讲什么,但实际上这种师徒关系就是无上的法,你自己不要“出轨”就好了。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相关文章
· 【消业培福】常应受八戒文
· 净慧长老:谨防“三俗” 力戒“四气”
· 护念自己很重要 ||《灵峰宗论》第十集
· 【强烈推荐】《金刚葫芦娃》,一部现代生活的防疫宝典!
· 植物,也有如菩萨一般的品格
· 一个能消业障的咒语
· 因为这个大因缘,才能超时空地与过去世的功德链接
· 唤醒
· 学会取舍
· 怎样把福报留住?把福报布施给别人会不会减少?
· 一个修行人的自信
· 五一特辑〡这个被疫情耽搁的假期里,宅家必看的三部电影
· 人在春光中,心在最好处
· 玄奘大师获得《心经》的不可思议因缘
· 打坐念什么咒比较好入定?
· 具足这三点,此生就能成道
· 修行的心,如春风般柔软又坦荡荡
· “五一”在家,试试这道高颜值美菜——秋葵薯泥
· “五一”劳动节,佛说这样做最幸福
· 你心生惭愧的样子,其实也很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