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经里的大总持门

2022-05-04 21:57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




SHURANGAMA SUTRA

FORIQINGLIANG


图片


空所空灭,

生灭既灭,

寂灭现前。

...



尔时观世音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世尊,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,于时有佛出现于世,名观世音。我于彼佛发菩提心。彼佛教我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。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。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了然不生。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,尽闻不住。觉所觉空,空觉极圆。空所空灭,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。忽然超越世出世间,十方圆明,获二殊胜。一者,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,与佛如来同一慈力。二者,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,与诸众生同一悲仰。


——《楞严经》卷六



· SHURANGAMA SUTRA ·


图片

悟公上人墨宝



《楞严经》的窍门都在这一段经文里了。


《楞严经》的第一卷开显了轮回的根本和菩提涅槃的根本。上面这一段,就是上合十方诸佛菩提涅槃的本妙觉心,同时也感同一切六道众生的迷乱与苦难。


所以观世音菩萨的二殊胜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对应于诸佛就是“无缘大慈”,对应于众生就是“同体大悲”。“大慈”与“大悲”全部都在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体中。




从闻思修

FORIQINGLIANG


  直入三摩地  


图片



比如当下,观音菩萨就在。所以我们读了经典要去理解,理解了要去生信,生信了要真的去求。你有求,观世音菩萨必应。当你恳切悲求的时候,感而遂通,无所不应,观音菩萨就有这样微妙的功德。当然这是从信仰的基础上来讲的,而上面这段经文主要是从技术层面告诉我们怎样成为观世音菩萨。


“尔时观世音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。” 


这里实际上是观音菩萨通过向佛陀禀告,来告诉众生祂是怎样从因地经过修行而证得殊妙的果位的。


“世尊。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,于时有佛出现于世,名观世音。我于彼佛发菩提心。” 


我们平时读经的时候要读得慢一点,把意思都读出来,要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礼敬、去合一、去修习。这一句中,观音菩萨说祂是在这尊佛面前发菩提心的,发了菩提心后,佛就教授窍诀了。


“彼佛教我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”,从闻思修就直入三摩地,所以《楞严经》说“一门超出”,这里讲的是要诀,针对的是发起了菩提心的菩萨。佛法无上乘主要的核心就是要诀,这里的闻思修,是要诀的闻、要诀的思、要诀的修,是符合于《楞严经》特色的闻、特色的思、特色的修。《楞严经》的特色,是不说那些世间禅定的,它是一个窍门。

图片
图片



从闻思修入三摩地,可以说是总的从闻思修就入三摩地、入正定;也可以理解为下面是逐步完成的,是层层递进的关系,但逐步也是建立在这个总相的基础上的。

 

所以在“闻”的修法里,“初于闻中”,是入手修的过程,在教证二门中完全属于修证,不是教了。在这个过程中就体证了一种修证的相,这个相是一种特征,叫“入流亡所”,就是在这个闻中,入流的时候会“亡所”。原本我和我所是对待的,但入了这个流之后不存在对立、对待。

 

乃至在这种正定中再增进下去,“所入既寂”。所入之后的相,也是寂静,这种寂静是非常甚深的。它又有什么相呢?“动静二相。了然不生”。在这样的寂定里面,能够再深入,“如是渐增”,乃至初下手的闻和所闻都不存在了,“闻所闻尽”。再往里深入,尽闻的相都不住,“尽闻不住”,进而达到觉和所觉也都空掉,“觉所觉空”。这时候的这种定就是本觉是极圆的一种定,“空觉极圆”

图片



图片


 这种极圆达到什么程度呢?空和所空也不存在,“空所空灭”,这个时候一切的生灭之法尽灭,“生灭既灭。寂灭现前”。这实际上就是佛陀所证的无余涅槃,所以“忽然超越。世出世间”。超越世出世间,世间是三界六道,出世间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乃至佛,一共十法界。忽然超越了世和出世间的一切名相,而体证十方圆明。


前面也讲过,观世音菩萨所体证到的十方圆明的果具有两种殊胜,第一是跟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同一体性,与佛如来同一慈力;第二是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,与诸众生同一悲仰。所谓的同体,既与众生同体,也与诸佛同体。所以说我们众生只要求观世音菩萨,无所不应。



大总持门

FORIQINGLIANG


一句具无量义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


这样短短一段文字,就是《楞严经》的核心所在。虽然最核心,但其他的文字也都各有对应。大总持门,一句就具有无量义,《楞严经》就具有这种功德。所以是“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”。


在《法华经》里是讲观音菩萨的果的相,《楞严经》主要是讲因地的,祂是直下的——怎么样才能救阿难尊者和末法时代的众生。对于娑婆世界来说,因和果比起来,因更殊胜。所以一个修行人如果真发起了广度一切有情的菩提心,再加上面这个法,那就是成佛的窍诀。


 对于娑婆世界来说,

 因和果比起来,因更殊胜 。




图片






这样短短一段文字,

就是《楞严经》的核心所在。

虽然最核心,但其他的文字也都各有对应。

大总持门,一句就具有无量义,

《楞严经》就具有这种功德。
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
相关文章
· 要相信法是有解脱功能的
· 【恭迎文殊菩萨圣诞】祈愿智慧增长妙吉祥
· 五四青年节|幸福的人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建立了信仰
·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|只要有缘,他就会把大智慧的金刚种子下到你的心地里
· 【恭迎文殊菩萨圣诞】| 当智慧与时光碰撞,诉说的是青春永驻的奥妙…
· 五四青年节丨青年,师父们有话对你说
·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〡愿见闻者消灾免难、福慧圆满!
· 五四青年节|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
· 恭迎大智文殊菩萨圣诞日 | 随学文殊菩萨大愿,诵文殊心咒,福慧增上
· 贤善的人格是基础
· 原创短片 | 文殊菩萨应化故事之贫女乞斋
·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|愿见闻者得文殊菩萨加持,消灾免难,福慧圆满
· 【消业培福】常应受八戒文
· 净慧长老:谨防“三俗” 力戒“四气”
· 护念自己很重要 ||《灵峰宗论》第十集
· 【强烈推荐】《金刚葫芦娃》,一部现代生活的防疫宝典!
· 植物,也有如菩萨一般的品格
· 一个能消业障的咒语
· 因为这个大因缘,才能超时空地与过去世的功德链接
· 唤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