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
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第七章 功夫
回头是岸
道
你一天能够修行,天天能够修行。
像我们出家人,一天两堂功课,实打实地做好。
那么一天和尚做好,天天如此。
就像我们吃饭一样,早上、中午、晚上,每天如此。
修行就像吃饭一样。
讲到这里,我就要和你们详细讲一讲,修行怎么就和吃饭一样?
当初我在宁波观宗寺,里面的佛学院叫做“学戒堂”。
学戒堂有一位法师叫慈光法师,他是四川人,在家是做教育出身的。他后来学佛法,成为观宗弘法社的法师,能够讲经说法。他在我们学戒堂里面当监学师父,也当教授师父。
当时,印光大师住在灵岩山。
因为印光大师是净宗泰斗,是大势至菩萨再来,慈光法师便特意从宁波乘火车,去苏州灵岩山亲近印老法师。
到了印光老法师的地方,慈光法师开大具,长跪合掌,请法。
老法师问他:“这位法师,你从何处来?”
他说:“我是宁波观宗寺的。”
“你住哪一个寮口?”
“我住弘法社。”
“弘法社就是弘法利生的,已经是能够讲经说法的人了,你为何还要向我请问佛法呀?”
慈光法师很诚心恳切地向老法师磕头,请求老法师开示。
老法师就对他说了:“你们弘法之人,依教修行就可以了,佛法就是如同吃饭一样。”
说完,他把二扇关门一移,不讲了。
慈光法师心里想想,不太乐意。自己这么远来请老法师开示,老法师就讲了一句话,“修行同吃饭一样”,就结束了,别的也没讲,人也不见了。
慈光法师后来想想,还是不称心,七想八想,竟让他想出道理来了。
修行就如同吃饭一样。
吃饭每一天都要吃,那么修行也每一天都要修。不是我今天勇猛精进,明天就睡觉了,这不是修行。
这个法门大家一定要记牢:修行是同吃饭一样。
所以佛法在什么地方?佛法在我们每一个人日用之间。
什么是日用?
日用就是早上起来烧水、煮饭、洗菜、扫地。
佛法在日用之间,穿衣吃饭、迎宾送客、举手投足都是佛法。
什么是道?
恒常心是道。
恒常就是平平常常的,每天如此的,这就是道。
道,不是另外有一个道可得的。
我们念《弥陀经》,里面有一位乾陀诃提菩萨。
为什么叫乾陀诃提菩萨呢?乾陀诃提是梵语,是印度话,中国话就叫不休息菩萨。
他度众生,如果这个众生不听他的话,你对他讲,他耳朵听不进,总是在背道而驰。这位菩萨就跟着他走:“我总归要度你,你到哪里去,我跟你到哪里去,无论如何都要度你。”
这不是一劫两劫,要无数劫,没有休息过,一定要度他。这叫不休息菩萨。
还有一位常精进菩萨,这位菩萨教化众生,不生懈怠心。
像我们,我跟你好好讲,你不听我的,我就算了。
祂不是这样子:“你今天不听,明朝总会听我的;你今生不相信,来生总会相信的;你身体好的时候不相信,有毛病时候就会记得我的话了。”
祂总是想办法要度了他,这叫常精进菩萨。
《弥陀经》里这几位菩萨,都是了不起的。一位常精进,一位不休息,一位文殊师利。
文殊师利智慧第一。
我们众生愚痴,没有这位菩萨来教化,哪里知道用功办道?哪里知道修行是好?一味迷迷糊糊地过光阴。
我们像什么呢?就像南瓜一样。籽落下去,抽芽了,生枝了,生叶子了,那开花了,结果了,一根南瓜藤上结五六个南瓜,不得了了。五六个南瓜结过,藤也枯死了。好了,算数了。
我们人也是这样。你一对夫妻生儿育女,供孩子读书,给他考功名,从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生,供到他成家立业为止,好了,一辈子就老了,就算数了。
光阴快得很。
我们要在平常中学佛法,佛法不只是在佛堂里,在大殿里念佛念经,才叫修行。
佛法就在平常之间,出门去乘车、乘船、乘机,都好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
你要做的
无非是
开始和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