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时代修行,我们要更加振奋起来。这种振奋是什么呢?儒家讲“发奋”,如果用现代语言表达,就是保持着活跃的震荡频率。
科学家讲,宇宙的奥秘就是频率,宇宙不是由最小物质组成的,是能量震荡出来的。低能量的状态,就是板结的,不会震动的,好像死水一潭。那我们修行人呢,既要保持着震荡的活跃性,同时也要保持着生命的稳定性。
活跃的频率,就代表生命的法喜禅悦;同时戒定慧的力量又能均衡,能保持着稳定,这样我们的福禄寿就会坚固,生命会很稳重,内在也是慈悲喜舍的。
就像很多人回忆我们师父的时候说,在师父面前是温暖的。这种温暖,就代表强大的能量场,他既有戒定慧无漏的功德,同时也保持着一个大乘菩萨的悲愿力,他关心着众生,净化着这个世界。
我们修行能“死心塌地”,甚至带着一种“悲”,这是对的。因为轮回是有漏的,对轮回不要有太多期待,轮回大海的闸门要渐渐地关闭起来。但同时,也不能太过低沉,沉到后来变得冰冰冷的。
所以南怀瑾老人就讲,一个好的修行状态,不仅仅要无漏,对轮回不关心,舍弃轮回,同时也要像一个红灯笼一样,内外通通红。
▌Yue Ming Tian Xin
师父悟公上人也常常说:“寂寂惺惺是,寂寂昏沉非;惺惺寂寂是,惺惺散乱非。”寂寂还要惺惺,惺惺还要寂寂,这是修行的关键。
惺惺,就代表一个人是有光芒的,有生命的活力的。我们说“寂而常照”,这个“照”是指佛性当下的觉照,就是“惺”的状态。同时,虽然有觉照,散乱了也不行,叫“惺惺散乱非”,觉照的当下还要“寂寂”。寂寂,就代表他是有根柢的,是沉稳的,不能飘起来了。
觉照的当下,保持着沉稳、安详,平静而觉照,觉照而平静,如是修行就天天增上,这就叫有效生命。
▌Yue Ming Tian Xin
作为佛弟子,我们可以这样从因向果天天增上,但佛的果位,无上正等正觉,它就在那里,不增不减、不垢不净。我们因缘还没有会遇,没有证得,但不妨碍它就在那里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奋而修行,因为佛的果就在那儿等待着你,人人有份,个个不无,你不证,你吃亏。
佛果是属于一切众生的,我们也有份额的,但你要去领取。所以佛陀才说:“奇哉奇哉,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。”妄想执着就是我们自己份上的事。
所以,中国人的这个“觉”很有意思,觉醒了就叫觉(jué),没觉醒它叫觉(jiào)。觉悟的“觉”是它,睡觉的“觉”也是它。在佛法上来说,你不觉的时候,它就是众生的无明,但是“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”,你觉了,它就是诸佛的清净法身,叫“法界体性智”。
有的人也比喻“不觉”就像一块冰,“觉”了就变成了水。但冰只是水的另一种形态,它的本质还是水。我们不觉的时候就是无明,觉了之后就是法界体性智。法界的体性就是这样,很奇妙的。
所以我们佛弟子,你只要开始修行,原地不动就天天跟奇妙在一起,就能收获生命的进步,收获这世界的美,就能体验生命的幸福、法喜禅悦。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月明天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