○ 有了多少的心思、心机以求功名富贵,成不成就或人家扶不扶你一把还是问题;而修行比之于求功名富贵则容易多了,为什么呢?以修行是自己的事情,操之在我,不必求人,何乐而不为?
○ 单单研究教理,而能大开圆解的例子,实在鲜有;若能解行并进,如鸟双翼,则开智慧可冀!
○ 修财布施,得财富果报;修法布施,得聪明智慧的果报;修无畏布施,得健康长寿的果报。纵然发横财,也是果报,决不是本事能赚到的!明因果,三样都应修。有财富、有聪明,兼得健康长寿,这样的世间福报才算圆满。若是人人能如是修学,则人人都可得圆满!
○ 修布施时的心态最要是清净心、至诚心、平等心、欢喜心,而不在乎多少!
○ 在佛门修行,天天看到四众来往,心态必须做到清净、平等,以及尊重!尤其是看到在家二众,不论穷富老少,我们应该一律平等,公平看待!不要因为知道人家富贵,便大献殷勤,这个端茶、那个伺候……做就了不懂因果的富人气扬趾高,目中无人,彼此罪过不少,慎记!慎记!
○ 众居守口,独居防心。
○ 止静就是心里去掉乱想,一心专注念佛。
○ 修行人必须深信因果,所谓作善得乐报;作恶得苦报,如香花桃李种,长成必定香风送爽,必结甜美良果;又如毒草荆棘种,长成决为粗涩恶香,必成带刺丛生。
○ 你们家中供奉的佛像,不管是木雕的或是纸画的,只要至诚恭敬供养,如目真佛,则必能感应道交,业障消除,福报无量,如古德云:“泥塑木雕纸画成,现成真佛尽分明;皈依不是他家事,福德还从自己生。万树花开因地暖,千江月现应水清;朝参暮礼常如是,此处直通极乐城!”
——摘自《蓬莱拾遗·碎金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