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、念佛人应当学,应当奉持观经中所说之“净业三福”,三福囊括十一大纲,那就是“孝养父母、奉侍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、受持三归、具足众戒、不犯威仪、发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读诵大乘、劝进行者”等。固能具足行持,则上上品生就,五六具足则中品可望;若但得一二具足,则下品可冀矣!
十九、心多散乱,下品下生,散乱渐少,下品中生;便不散乱,下品上生,念佛行者,当自珍重!
二十一、诵经次于持咒,持咒次于作观,作观次于持名;持六字不如持四字!盖于持名减省,易于成功故也。
二十二、念佛之成就,是在命终是现;能诸灵瑞之净业,则不是命终时候才现的,而是在平时成就的!今日念一千,即成就一千,念一万即成就一万;成就什么呢?此土念一声佛号,彼土即生莲花一朵,并能成就台阁庄严、宝树......等等。乃知道心长,净业长;道心退,净业退!若道心退,则台阁渐倒、宝树莲花均萎谢,弥陀慈父亦为之悲泪矣!
二十三、劝修念佛的话太多,太多了!一言难尽,千言万语说不完;还是一句,就是念佛!再送四句偈:“脆弱之躯终告坏,法身常住唯如来;不了修时空错过,娑婆轮转几多回!”南无阿弥陀佛!
——摘自《蓬莱拾遗·碎金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