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讲佛法是心法,心法要你自己去摸索,亲身去体会,以经书对(照)你当下这一念所住的境界。到那时候,那个真理就是你自己心里发明出来的,而在书本上看见,听人说都是人家的,你得不到真实受用。
我们先不说念佛,我们就说参禅,你能把这一念照顾到,把“谁”照顾到,没有“看谁”的这一念头在,也没有“能看”的意识和“所看”的这个念头,到这时候就到了无心境界啦。这个无心境界你要不历历明明,明明了了的话,那就是,堕在死水盆里,冷水泡石头。何谓冷水?清清静静地没有二念就是冷水,石头是什么?当下的那一念不动啦,也没有放松,也没有认识观察,那就叫石头。你以为你这个清净心,现在功夫自在,这一念也不动,就守着这一念,不要让妄想昏沉把这一念打失去,以为这个就是正定了,这就叫冷水泡石头。
(师父接着讲了一个“婆子烧庵”的典故:过去有个老婆婆,信佛很虔诚,经常供养僧人。有位师父,请求在她家闭关,她专门建了一个茅棚,每天由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给他送饭,这一送送了很多年。
有一天,她想去试一试这个师父究竟功夫怎样,她让姑娘送饭时一把抱住僧人,看他怎么说话?姑娘依言而行,问僧人感觉如何,僧人回答说:“枯木倚寒岩,三冬无暖意!”姑娘回来学给老婆婆听,老婆婆听了非常生气:“我还认为遇到真修行人,哪曾想到,供养一个活死人呐!”遂将僧人赶走茅棚烧掉,这叫“婆子烧庵”。
这位僧人就是守着那颗清净心,冷水泡石头。师父用这个故事说明了修行中“冷水泡石头”与“历历明明、明明了了”,活活泼泼,能所双亡的无心境界的区别。)
——绍云老和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