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皇帝看雪竟然还有这样的体验?

2021-12-25 00:00:00 发布: 人气:4
图片

【在山寺,遇见雪】

夏则为露,冬则为霜

温则为雨,寒则为雪


图片

好雪片片,不落别处

下雪了


如果你也喜欢雪,

那山寺的雪是不能错过的。


玉絮纷飞,山间的树,溪中的石,殿顶的鸱吻,都缀上了白色。红黄相间的大殿在积雪的勾勒中愈发分明。

庞蕴说:“好雪片片,不落别处。”此时,要是谁问一句,“那落到什么处?”就显然没领会话中的深意。杂念纷纶,没看到雪落在当下,只执着在“别处”,念头就越转越远。此时,只要安住在正确的状态中,体悟就在你那里。就像好雪不会飘到别处,正好落在你的顶门。顶门是什么位置?就是佛的位置。


图片
图片

明明是深邃的道理,

乾隆皇帝却说得简单有趣


一片两片三四片,

五片六片七八片,

九片十片十一片,

飞入梅花都不见


烦恼就像雪花,数不胜数,但如果能找到自己的佛性,皈依自己的佛性,融入自己的佛性,就“飞入梅花看不见”,当下转烦恼为菩提了。

一个人心无挂碍,心越来越宁静,越来越透澈,对外在微细的美的体会就越深入,就能在现前的、当然的、简单的事物中,看见道的存在。

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。越有感受,越要让它澄澈,然后平静,在平静中去体验美。哪怕有觉受,心还是要清明地透过这些觉受,照见五蕴皆空,不住所有相,“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”。



图片


面对苍茫的江雪,

诗人柳宗元这样吟道:

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
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


这首诗,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,或许作者真的要“无语凝噎”了。

对于“自幼好佛,求其道,积三十年”的柳宗元来说,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呢?是一种境界,是佛弟子“人我双亡”、无“眼耳鼻舌身意”、无“色声香味触法”后,一种内在的修行的境界。

当妄想歇下来,进入正定,“千山鸟飞绝”,没有杂念,“万径人踪灭”,没有分别的妄想,然后在这样的孤寂、这种“定”当中,在“惺惺寂寂、寂寂惺惺”里守着大道,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。诗人是孤寂的,以谁为侣呢?没有人为伴侣。这个“孤”不与任何相对,甚至连自己都没有。他守着这样的大道,“独钓寒江雪”,钓的是什么?是佛果,修因即果。


图片


图片

万籁俱寂,但人们都清楚地知道,在这白茫茫的天地间,厚积着生命的力量。


纵然窗外天寒地冻,

纵使踏雪便能成冰,

春天

终究会来到我们身边!


敬告各地信众:


阿弥陀佛!阳历新年将至,为响应当下各级部门疫情防控有效措施,文殊寺将保持过年期间封闭管理,暂不对外开放。请各地信众配合国家情势,尽量减少外出,减少跨地域活动;尽量就地过年,在家为世界、国家念经祈福,为创造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五台县古文殊寺客堂



图片



   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
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


回  向


文殊师利勇猛智 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 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 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图片

扫描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生命中形而上的链接
· 这个千古话题,谁能解决?
· 【佛教故事】佛陀述说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
· 生死心不切、刚骨不硬,这三界的门是撞不出去的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四篇 佛的世界观 (八)
·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,就是因为悟到了这个道理
· 为什么终日吃饭,却未曾咬到一粒米?
· 慧日春联免费结缘,在五台山祈福新年吉祥
· 生死心不切、刚骨不硬,三界的门就撞不出去
· 怎么成为最富有的人?
· 通教,打开了摩诃衍大乘之初门
· 有些时候,错过就不再了
· 【佛学常识】修行为什么要善护口业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快乐无忧的窍门
· 【瑞典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视频】修行我们有正确的动机吗?
· 【甘露法语】相应
· 你的情绪,可靠吗?
· 如何走出三界的迷宫?
· 精进、清净的一天
· 应该有次第修行教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