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顺大师是华严宗初祖,
也是文殊菩萨化身。
唐太宗称他为“帝心”,
后世遂称其为“帝心尊者”
不识真面目
史传杜顺大师是文殊菩萨化身,有这样一则公案。
一日,一弟子拜别大师,说要朝礼五台山,礼拜文殊菩萨。大师见其弟子心意已定,于是交一密信给弟子说:“要是见到大士,可拆此信来看!”
弟子到达五台山,走遍了深林幽谷,景色奇伟,偶然间见到山上有位老翁,那老翁对他说:“看你匆忙,在这偌大的山野里赶路,到底为了什么呢?”
“我想求见文殊大士!可是不知道大士到底是在什么地方?”
老翁答:“据我所知,文殊大士去长安弘法已经很久了!你到这里想要见他,恐怕白跑一趟了。”
于是,他恳求说:“想来您必然知道大士的下落,求您指示,感激不尽!”
“既然你一片诚心,不妨直言,你所要找的大士,就是杜顺和尚!”
他正疑惑间,老翁就不见了,这时候赶紧打开密信一看,里面留了一首偈:“游子漫波波,台山礼土坡,文殊只这是,何处觅弥陀?”这四句形容的就是他爬山苦苦追寻的那种辛苦、疲惫的状态。最后说,那个老和尚就是阿弥陀佛来点化他的。
这时,弟子恍然大悟,侍奉了杜顺大师三十年,竟然和文殊菩萨擦身而过!当他马不停蹄赶回去时,大师已圆寂。不识菩萨真面目,只缘心在无明中。
珍惜法缘
想想可惜吧,这个徒弟跟着杜顺大师三十年了,唐朝那个时候的人根基也不会差,还想要跑五台山来找文殊菩萨。
有时候不能错啊,不能错啊。这就是我师父圆寂前跟我讲的最后一句话。
师父圆寂前几天,我放下了一切事情,赶到岱山慈云极乐寺师父身边,师徒相伴待了四天。
到了第四天要离开的时候,船票都买好了,九点钟的船票。我吃过早饭之后,利用短暂的时间再来亲近师父。当师父知道我们船票是九点的时候,师父就催着我们赶快上路吧,用他家乡话讲了这句话“差一步,就错一渡。赶快去了,赶快去了。”最后我跪下来再请师父摸顶,师父把他兜罗绵手放在我头顶上,摩顶,这就是我跟师父最后的一个记忆 —— 师父的手放在我的头顶上时那温暖的感觉。
礼拜了之后我们就告辞了。这一告辞就是,此生不再相见,相见时便是后生了。所以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地叮嘱自己啊,要特别珍惜现在的法缘。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
/“你要做的,无非是开始和坚持”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