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归期,是他们自己选择的

2021-12-26 00:58:00 发布: 人气:6



十一月十六日,是静慧长老圆寂二十周年的日子。


静慧长老是我师父悟公上人最要好的同参道友,一生劝人念佛。三十多岁就证得了念佛三昧,最后在弥陀圣诞的前夜入涅槃,往生极乐。


一个念佛的人,走的时间能跟阿弥陀佛的圣诞日在一起,这真的是一种庄严,是生死自在最美好的选择。


图片


师父悟公上人也是这样,提前十年预知时至。圆寂后,有弟子回忆起来,几年前师父就说过要往生了,那时候弟子赶紧跪下,请求师父长久住世,上人见弟子长跪着不起,就答应再晚两年,但不能超过八十五岁。


他在大佛寺当方丈的时候,有一天首座和尚很兴奋地跑来说:“方丈和尚呀,我昨天做梦,梦见大殿里罗汉们在说,我们这个寺庙的方丈能活到一百岁。”师父也说过,“我活到百岁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佛陀只活到八十岁,我已经多活五年了。”佛陀把二十年的福报留给了以后的弟子们,师父也把自己的福报留给了我们。


往生的日子,也是提前选好的,师父说,二十四、二十五、二十六这几天都可以,最好是二十五。最后一个月,他把所有住持的寺院都再走了一圈,跟大家再见,便在十月二十五日进入寂静涅槃。



图片


我们佛弟子,出生的日子有可能没办法选,但是却能够决定自己往生的日子,这多少自在。佛教的传承历史,在人间也处处昭示着这种奇迹。


倓虚法师,弘宗演教的人,讲《金刚经》到究竟无我时,就入了大涅槃。


我师父还有一个师弟叫悟明长老,是台湾佛教理事会会长,一生弘扬观音法门,最后跟大家都交代好,在六月十九日早上往那儿一坐,就走了。


明学长老,苏州灵岩寺方丈,一生都铭记着印光大师的教导,朴朴素素,低调谦卑。九十四岁时,选择在农历十一月初四,印光大师圆寂的这天圆寂的。

图片
图片




王羲之在《兰亭序》里核心就是讲,“死生亦大矣”。


生死事大,千古话题,谁能解决?佛法可以解决。对我们凡夫来说,轮回像天一样大,生老病死是不可逾越的鸿沟,但是对圣者来说,这已经不是问题了。当我们目睹了现实世界的生老病死,你就知道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了,这时我们皈依三宝的真实目的就现前了。





图片


此生学佛的早晚,取决于前世善根的深浅

诵经是修行,那烧饭、铺床是不是修行?

忆少年|纪录片《觉岸》第一集

当你发起利益众生的心,第一个利益到的其实是自己

什么样的人,可以承接重任?

最后,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

从自己偏安的堡垒里走出来

虚云老和尚:我说个亲眼看见的故事给你们听

一念随喜之心的背后,也是内在福德的积聚

为什么祖师出世都有授记?

捧着这样的雪景,可以供养给十方诸佛

扫码关注我们

图片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【英法德意西瑞罗波俄阿泰日韩十三国语种视频】佛性都是圆满的
· 提高免疫力,老祖宗有妙招!
· 不同的人看“空”,竟有天渊之别
· 怎样从过去的岁月里提取功德
· 蕅益大师: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
· 【阿拉伯语泰语视频】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
· 捧着这样的雪景,可以供养给十方诸佛
· 乾隆皇帝看雪竟然还有这样的体验?
· 生命中形而上的链接
· 这个千古话题,谁能解决?
· 【佛教故事】佛陀述说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
· 生死心不切、刚骨不硬,这三界的门是撞不出去的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四篇 佛的世界观 (八)
·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,就是因为悟到了这个道理
· 为什么终日吃饭,却未曾咬到一粒米?
· 慧日春联免费结缘,在五台山祈福新年吉祥
· 生死心不切、刚骨不硬,三界的门就撞不出去
· 怎么成为最富有的人?
· 通教,打开了摩诃衍大乘之初门
· 有些时候,错过就不再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