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寒衣节】孝亲报恩 慎终追远

2021-11-05 10:01:00 发布: 人气:2
图片



寒衣节,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又称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,民众称为鬼头日,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相传起源于周代。这一天,世俗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谓之送寒衣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,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伤悲。寒衣节的到来,同时也意味着严冬的到来,提醒我们要多关爱父母亲人。


图片


寒衣节的来历


“寒衣节”源于周朝,农历十月初一刚好是腊祭日,在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。


《礼记月令》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:天子在社坛上祭祀,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;同时慰劳农人,颁布新的作息制度。


清朝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具体提到“寒衣节”时的情形,士民家祭祖扫墓,如中元仪,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,于门外奠而焚之,曰"送寒衣"。


在中国民间人们习惯以农历十月算进入冬季,称“孟冬”,岁序已入孟冬,而在十月初一这天人们也同时想到了长眠于地下的祖先,想到他们也会怕冷、也要冬衣御寒、也该吃一顿好的,于是纷纷寄寒衣给祖先穿用,过一个饱暖的冬天,这是民间流传的缅怀先人、慎终追远的行为。


图片


佛经记载孝敬父母重要开示


虽然寒衣节因各地习俗展开方式不同,但是孝亲报恩的思想与精神是一致的。佛陀在说法的生涯中,曾多次开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【父母是极为殊胜的福田之一】并给出了如何利益父母并助长福慧双修的方式:


《佛说父母恩难报经》: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:父母於子,有大增益,乳哺长养,随时将育,四大得成”。


《中阿含经》:若人慈孝父母者,必有增益,则无衰耗。


《大般涅槃经》:施三种人,果报无尽,一病人、二父母、三如来。


图片


法师最直接有效的利益祖先的方法就是善用自己的身体。因为我们与祖先有直接的血脉关联,用自己的身体广行善行,礼佛、放生、供僧,念诵《普贤行愿品》、《地藏经》等经典,以此回向。这样,即使他们业力非常深重,依靠三宝的加持、回向和善心的力量,也可以得到解脱。


图片


要注意的是,无论何时,都不能用荤腥的食物供奉祖先。杀生祭祖,祖先不仅吃不到,反而徒增罪业。乃至有的人供烟供酒,这对亡者都非常不好。《地藏经》里明确说到:“尔所杀害乃至拜祭,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,但结罪缘,转增深重。”利益的方法虽然很多,但最关键的,是做的人要用心,要把生命中血浓于水的部分呈现出来。


实际上,祖先对于子孙的记挂,远远多于子孙对他们的怀念。或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祖先就等着这一天,子孙能够想到他。


所以当我们怀着利益他们的心,感情越真挚,用心越深沉,对祖先的触动就越大。他会由此感到欣慰,会积极地接受佛法的指引,趋向光明与解脱。


图片


中国人称子孙为“香火”,那想一想,我们拿什么祭奠祖先?怎样才能让祖先通过我们这一脉“香火”得到利益?


如果我们杀生、吃肉、喝酒,造种种恶业,祖先非但不能得利,反而无辜受累;而如果能戒恶修善,广修功德,就不仅能超拔祖先,甚至还能加被子孙,这才是真正的“光宗耀祖”。让生命活得有意义,活得放出香味、放出光来,才能变成真正的“香火”,才拥有了祭奠祖先的资本。佛法没有时空的障碍,当我们带着三宝的慈光忆念先人,他们就能得到佛光的注照。无论是在怎样的世界里,我们都可以通过佛法来帮助他们,让他们得到解脱。


图片

寒衣节,

让我们一起为逝去的亲人点一盏心灯,

送上对故人最深切的缅怀之情。

图片


微信文章往期甄选:

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
【新年吉祥祈福】《大吉祥经》合集三集全 {精美版}
新年念诵《心经》遣除违缘、福慧增上
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
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?
念佛菩萨的名号,到底有怎样的奥妙?
【新年吉祥】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
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,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为什么会这样?
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
原来如此:找到自性的方法
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
聊天的深义
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他舍弃王位找到的答案,也是你需要的
· 这一天,为什么这么祥和?
· 来人间的方式那么多,为什么佛选择入胎?——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十课
· 出家要近善人
· 都说好人自带光辉,你的光是什么颜色?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善有乐报 恶有苦报
· 回忆里的痛,要如何承受?
· 【俄语视频】慧日法语甄选|对宇宙的呼唤
· 【画话】药师佛圣诞,送你一剂灵丹妙药!
· 我出家80年了,每天都还要给妈妈回向
· 恭迎药师佛圣诞〡一份增福增寿、消灾免难的必备指南
· 出家要学定力
· 在这个世界,衪是我们的依靠 | 恭迎药师佛圣诞
· 无言的加持
· 微信公众平台
· 【佛学知识】十二因缘与人生是什么关系
· 经典里,佛为什么给我们讲故事?——《天台宗纲要》学记第九课
· 【中韩双语】慧日法语甄选 |佛是没有时间障碍的
· 一路走来,这里是起点
· 经典里,佛为什么给我们讲故事?——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九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