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:愿力的生命
作为佛教中国化标志的大乘般若学“六家七宗”,除道安一家在北方外,其余“五家六宗”的创立者,在同一时期都聚集在新昌,建寺讲经,开宗立派。他们所建的元化寺、栖光寺等,现在都归属于大佛寺。
图:悟公上人于新昌大佛寺留影
我们师父他老人家做的第一个方丈就是在新昌大佛寺。我出家后的最初六年也是在大佛寺度过的,其中三年是在那里闭关。
图:新昌大佛寺
在大佛寺的日子,我常常到各个地方去走,去打坐,山水间处处是修行的地方。那是我最轻松、最幸福的时代,就在师父身边。
我刚到大佛寺时,是住在昙光尊者住过的隐岳洞。等到出家后,师父带我朝五台山,回来之后,大佛寺当时的大知客白云法师,他是我师父的同学,他就安排我住在方丈殿的楼上。那个房间里有卫生间,水、洗手盆……各种配套都齐全,这也为我日后闭关创造了一个条件。
大佛寺周围的那一圈山,如城郭围绕。每年冬天的时候,大雪会把山坡上的竹子压下来,一直伸到窗前,我推开窗一探手就能从竹子上抓下雪来。
在闭关的那三年,我就在那个小房间里,看着窗外的竹林,青葱的山林,石壁如城郭,一切都非常的寂静。但就是在这样的寂静处,每每想到众生颠倒轮回的苦难,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。
东晋高僧支遁
在新昌有个典故,叫“买山而隐”。讲的是东晋高僧支遁来到新昌后,派人向先他隐居于东峁山的竺道潜买山,想要作为隐居之地。
竺道潜对来人说,想来便来,从来没听过说许由、巢父这样的高士是买山后才隐遁的。
我很早也在思维这个课题。一个要归隐的人不需要买山,一个要弘法的人也不需要建道场。
众生就是你的道场。所以那时候我走到哪里,都会背一个袋子,里面塞满了像《了凡四训》《命自我立》这样很简单的佛学书,与人结缘。
世间人看到我们出家人,眼光自然就会被吸引。坐公交车也好,坐火车也好,出家人出现的地方,总会成为大家目光的聚集地。
有的人出于好奇心,还会鼓足勇气上来跟你攀谈。他只要来问,你只要耐心地给他解答,实际上他就在自己的生命里看到了一束光。
释迦牟尼佛越四门时最后看到的是不是一个出家人(佛教兴立之前印度已有出家的修行人)?就是因为看到出家人,祂才看到了生命的方向。
我们出家人就是这样的,当你在人群里走的时候,对于这世间就是一个“解脱幢”,出家相就叫“解脱幢相”。
出家人就是人间的一道解脱之光、生命之光、希望之光、力量之光。所以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有众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道场。
从当初那样一个群山如廓、青嶂为崖的环境,走到了今天北方的茫茫大山,这走过的千山万水,就是曾经在大佛寺里默默地一遍一遍发的愿力,是很多的寂静之夜流着泪发的愿力。
一个人能走得多远,实际上都是曾经的一念心,是自己的愿力在鼓舞着自己。
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师父的加持,也离不开大佛寺这么厚重的文化能量的加持。
大佛寺周围一圈都是般若系的,“五家六宗”,而大佛寺恰恰是禅定系的。开山祖师昙光尊者禅定非常好,所以大家来跟他学禅定,他活到120岁,包括天台山的开山祖师都是他徒弟。
图:僧祐律师
最终完成弥勒大佛造像工程的僧祐律师,本身是律师,他又是造佛像的大师,又是水陆法会的祖师。
而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智者大师来来去去都住在大佛寺,最后圆寂也是在大佛寺。所以天台宗、律宗、禅宗……这一个大佛寺包含了多少信息量!
大佛寺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?北边有会稽山,附近有四明山,有天姥山,有天台山,都是隐居的地方。
所以这剡溪,自古就是出神仙的地方,是修行的好地方。像李白“梦游天姥”,天姥山就在附近,李白也曾在大佛寺住过。历代很多的文人名士都在这里留下了碑贴字画、诗咏题联。南宋的思想家朱熹还曾在寺里著书立说。所以这是一个文化积淀非常厚重的地方。
从这里开始,我一路都是处在师父的扶持下。闭关出来师父就亲自做广告了,给我营造氛围,让我领众,给大家讲解佛法。他老人家就这样一手推动着。
所以直到今天,我所走的每一步,一直都是在依教奉行而已。
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
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,普贤慧行亦复然,
我今回向诸善根,随彼一切常修学。
三世诸佛所称叹,如是最胜诸大愿,
我今回向诸善根,为得普贤殊胜行。
扫描二维码关注
佛教慧日微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