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则
出家要学定力,
直把私心尽绝,
单单提个话头,
自然万缘俱息。
定力很重要,定力里面要除自私的心,因为自私自利是破坏定力最主要的一个力量,但是外面看不见,是你里面就把定力给灭掉了,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脸上也没光,阴阴暗暗的,不可能入到定里面。
这个定是指什么定?定有很多很多种定,石头有没有在入定啊?猫会不会入定啊?狗会不会啊?树有没有在入定啊?那种定是正定还是邪定啊?那我们佛教徒要入的是什么定?正定——光明的定、清凉的定、智慧的定。那自私自利属于什么定?邪定,所以自然是没有光的。
世间增上的有四禅八定,在三界里面这都比我们人要高的——四禅八定。请问佛有没有学过四禅八定?有,而且佛达到了四禅八定中最高的定,叫什么定?非想非非想定。你看,就这个名字就蛮难捉摸的,“非想”,然后下面一句是“非非想”。用现在的话说“不想,不是不想”,蛮绕口令的。
所以要入定、学定的话,第一个要破除自私自利的阴暗,然后靠什么入定呢?它这里单单提个话头,比如说师父如果教你这种方式,你就用这种方式。有的师父教你念一句“阿弥陀佛”,你就念“阿弥陀佛”,就心心系住这阿弥陀佛。如果叫你念:念佛的人是谁呢?念佛的人是谁呢?念佛的人是谁呢?吃饭的时候也就想吃饭的是谁呢?走路的时候想走路人是谁呢?听课的时候想听课的人是谁呢?就单单提着这个就有定,然后就听、听……
这时候能听、所听就怎么样?什么是能听的人?谁是能听的人?是不是你们是能听的?能听。所听是什么?师父讲的这个是不是所听啊?这是你们所听的。所以法相宗里面特别讲到能和所,能听所听,能依所依,能做所做。
我们在座的都是读过书的人,脑子不会被绕掉,如果没读过书的人,这一绕晕头转向了。所以说如果能提起话头就叫“自然万缘俱息”,攀缘心就被你斩断了,斩断攀缘心;如果你不提话头会怎么样?心里思维这个思维那个……这就叫攀缘呐。像猴子一样,这里挠挠那里跳跳,这里看看那里看看。
我们的心就像猴子一样,所以就叫心猿,心就像猿一样,意就像马一样。那个意是不是很有力量?很有力量的,把你牵到哪里都不知道的。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
你要做的
无非是
开始和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