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 言
《正法念处经》云:“听法功德,于一切功德,最胜最上。”
2021年8月14日至21日,结夏安居最后一旬里,法师带领大众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学习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言——诸比丘之七不退法。
法语甘霖,沐浴身心;字字殷切,悲智深长。大众聚集一处,或思考,或欢喜,或赞叹,至深夜而不觉。
而今,我们将相关文字辑录成集,陆续发布。愿屏幕前的您,能于此聆正声、思佛德、入妙理、趣菩提,共得法喜。
佛陀在负弥城居住若干日后,前往波婆城,到达纯陀的菴摩罗园,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。佛陀在接受供养后示现重大疾病。
佛陀离开波婆城慢慢来到拘尸那城双娑罗树下,宣讲《大善见王本生经》,度化最后一个弟子须跋陀尊者,给僧团留下最后教言,最后入般涅槃。
如来的最后一句教言:“诸比丘!如今,我告诉汝等:诸行法皆为坏灭之法,应自精进,切勿放逸。”
上图:圣地——灵鹫山
佛陀晚年住于王舍城灵鹫山时,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,派大臣禹舍征询佛的意见,佛陀因此宣说了“诸王之七不退法”。
禹舍走后,佛陀向王舍城附近的比丘们宣说六组“诸比丘之七不退法”。依此“七不退法”,可令僧团兴盛而不衰退。
上图:圣地——灵鹫山佛陀说法台
此后,佛陀在灵鹫山多次说法,然后离开王舍城,带着众弟子开始最后的游化。
“七不退法”今见于南传巴利文《大般涅槃经》最后的《诸佛入般涅槃论》。
南传巴利文《大般涅槃经》,收录于南传佛教三藏的《长部》(Dīgha Nikāya)之《大品》(Maha-Vagga),是记录佛陀入般涅槃前一年里的行历、教化以及涅槃前后情况最详细的一部经典。
七不退法——第六组(三)
第一:比丘对同梵行者无论是在身前身后保持有“身业慈爱”。
第二:比丘对同梵行者无论是在身前身后保持有“口业慈爱”。
第三:比丘对同梵行者无论是在身前身后保持有“意业慈爱”。
第四:比丘以如法获得之利养,下至饭时不以个别分配享用,与持戒之同梵行者共享。
第五:比丘具有从贪欲奴役中解脱之戒,被智者称誉之戒,不怀错误省思之戒,能促使定之戒,不缺、不破、不杂、不秽之戒。比丘于身前身后与同梵行者有同等之戒。
第六:比丘具有能引导涅槃之圣慧,该圣慧能使遵循者脱离究竟之苦。比丘与身前身后同梵行者有同等之智慧。
六和敬:
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利和同均
扫码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