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不顺和坎坷,我们可以痛而不苦

2021-06-04 00:01:00 发布: 人气:1


图片

我们

图片


“心若灭时罪亦亡” 

这个“亡”不是所受业报的“亡”,

而是面对业报,身口意的不同境界。


这里不是很好理解,从智慧的层面,所受的业报不是实有的。就像我们在发烧、在痛的时候,你观想是谁在烧,谁在受痛?烧有自性吗?我受痛的这个究竟上有我吗?这只是痛的觉受而已,觉受当下也是透明的。当你有这个观照力,有丰厚的般若的资粮去照的时候,病痛就能被你超度掉。


你做到一分就得一分受用,我们目前还做不到,但是只要我们戒恶修善,在善知识的引导下长期地修行,随着业障逐渐净化,正面的能量、福德资粮慢慢具足,然后智慧的资粮也会越来越增加。当智慧增加的时候,确实会有“照见五蕴皆空”的能力,能“度一切苦厄”,包括病苦都会相对的减轻,甚至不起作用。虽然业报还是丝毫不爽的发生着,但是你内在的功德,你的福德资粮,会使你不再全盘承受它,那个苦在你面前,已经被极大的化解掉了。


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?

因果是有的,

业报还是会发生,

只不过......

图片
图片


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?因果是有的,业报还是会发生,只不过在一个大修行人面前,当业果发生的时候,他痛苦的程度是消减过的。他不会像凡夫一样那么痛苦。也有些大修行人他也示现被病痛折磨时,像小孩一样哀嚎、打滚。有的徒弟看到甚至说:“师父,你叫起来这么大声,传出去多不好。”师父说:“老僧还有不疼的在。”结果跏趺一坐就涅槃了,他是有空性的、涅槃的功德的。


大修行人受业报的时候,你不能理解成是他修行差,没有能力面对病痛,有可能他是在替众生消罪业。当他有这样的业报现前的时候,以菩提心的缘故,他会再去承担众生有着同样业流的果报。一个发菩提心的人,他自己生病的时候就自然的会这样观修:愿天下所有的众生,同样的恶业成熟在自己身上。


当他修行的空性的功德力、菩提心的功德力还不是很大的时候,有可能这个愿力所体现的结果不是很强烈。如果他的菩提心有一分真实,那他就有一分的承担。当一个菩提心非常真切,真实谛的菩萨应现到人间,他以相同的病痛去承担众生恶业果报的时候,他确实会有这种能力。


图片


修菩提心很重要的一个修法

就是“自他相换”


我认识的一位修行人就是这样。一个牧场里的牛得了一种貌似口蹄疫的流行病,得了这种病的牛舌头会烂,牛是靠舌头吃草的,舌头如果生病了,就不能再吃东西直到死掉。牧民们去求他帮助,他说“那就让我来承担吧!”他这么一说之后,马上他的舌头就开始烂,痛得不得了,吐血、吐脓,但牧场里牛的病都好了。


什么叫“瑜伽”?就是相应于大道。当一个人相应于大道,以悲悯跟众生的恶业互换的时候,就能够真实的替众生承担他们的恶业。修菩提心里很重要的一个修法就是“自他相换”,愿众生的恶业成熟于我身,愿我的功德能够供养给一切众生,这是菩萨来到人间占很大比例的一种修行。


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

的境界是什么样的?

图片
图片


一个真实的菩萨确实可以达到“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”,我们凡夫做不到,但不能否认圣人做不到。这也是我们对三宝的一种信念,所以要多去了解佛陀的、圣人的传记,佛陀十大弟子、八大菩萨、历代祖师、大成就者的传记。这些我们是没有办法用逻辑思维来理解的,有个专业术语叫“禁行”,就是说一般人是没办法去做,也做不到。了解之后,我们也会慢慢地发愿,开始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,先是模仿,后来修着修着越来越真实了,你就真的有能力承担众生的苦难了。


所以一个具足空性智慧的修行人,在因果成熟、业报来临的时候,他内、外受用的境界是不一样的,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境界他都是如如不动的。尤其是当悲惨的、恶的业报降临的时候,他不单单不惧怕、不怨怼,而且还会欣然地、如实地承受,甚至还以此为菩提心的增上缘,以同体的大悲去承受众生的业力。





图片

古文殊寺简介

古文殊寺佛像随喜

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

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

家有考生,如何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?

高考在即,祈愿莘莘学子得文殊菩萨加持,学业有成,金榜题名!

如何避免把你的信仰变成纷争

【清凉福城】为什么他不识字还能做祖师?

佛诞献礼 | 这一天,蓝毗尼园,祂来了

甘露醍醐 | 见相种福


图片


扫码关注我们

图片
图片



相关文章
· 迅速增长福慧资粮,这个方法不能错过
· 得证菩提的清净心是何心?
· 这里的启迪,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
· 慧日法语:善知识的功德
· 【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全网首发】|我们的心是很奇妙的
· 甘露醍醐 | 此心咒能开一切智慧,所求事事如意
· 禅七最后的考证:师父问,你却不能答
· 梵呗,每一个唱腔里都有加持
· 好自珍惜,便得安好
· 虚云老和尚:佛菩萨岂要人念?只缘众生障重才示种种法门
· 【中英双语】慧日法语甄选 | 戒定慧庄严
· 甘露醍醐 | 开启心灵的朝圣之旅
· 103岁的老和尚告诉你,这样修学最好
· 你缺的,是法还是状态?
· 让大家都走上学佛之路,这是一种简单而朴素的情怀
· 悟公上人:爱惜光阴 各自珍重
· 【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】超越轮回的牢笼
· 甘露醍醐 | 青春不限年龄,童真也不限年龄
· 六一儿童节 | 家长怎么做,能令孩子安乐易养、健康聪慧?
· 【六一童心节快乐!】假如你想每天都拥有这份纯真的快乐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