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5日下午,受大公网佛道栏目邀请,传喜法师就《永恒的甘露——普门品讲记》的出版,接受了佛教栏目副总编辑史利伟先生的专访。
佛教栏目副总编辑史利伟先生,和大公网人事部总经理及栏目主编等人热情接待了传喜法师一行。
大公报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华文报纸,1902年创刊于天津,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亲笔题写“大公报”报头,如今已连续出报112年。
1903年,大公报是近代以来第一个提出“宗教救国”理论的媒体。早期大公报人以评论为武器,探索“宗教救国”。可见《大公报》成立之初就开始了 “宗教救国”的探索道路,其拳拳之心依然值得铭记和借鉴。
佛教栏目是大公网的所有栏目中点击率排第三的栏目。
大公网佛教栏目的演播厅和导播室、专业的摄像、灯光、场地,可以看出大公网是非常专业且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。
佛教频道的副总编辑史利伟先生对传喜法师进行了专访。
史先生先请传喜法师介绍了新书出版的缘起,以及历史悠久、影响广大的观音信仰。
接着史主编与传喜法师交流了观音信仰为什么会如此普及的原因,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修观世音菩萨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。
传喜法师赞叹大公网的宗旨“忘己之为大,无私之谓公”,完全是观音菩萨精神的体现。菩萨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随类应化,有教无类。大公报的办报宗旨与之十分契合。
每个人都有恻隠之心,妇人之仁,推广到一切生命,即是圣人之仁。即使一闪而过的善念,培养使之放大和坚定,每个人都能成为观音菩萨的千手和千眼,因此,这次的推介会表面上看是在推广一本书,实质上是劝导培养人们内在的慈悲。
今天是世界素食日,素食为全世界所推广认可,也是来自观音菩萨的悲悯。哪里有苦难,哪里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。我们食素行善,也是积累生命的资粮,为自己制造被救的机会。
釆访的最后,传喜法师说道,向观音菩萨学习超越自我,一念为善之心,当下的心就是最大的回报,当下获得的智慧就是生命最好的财富。
——文字编辑 何方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随喜转载,功德无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