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里讲“无眼耳鼻舌身意”,这里有两个要点,一是我们知道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,不能停留在这个局限,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;另一方面“无”是一种方法,既然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是虚妄的,是看不到真相的,那我们要想了解真相怎么办?要突破眼耳鼻舌身意,所以这里用了一个“无”字,就是说打开智慧要去超越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。
远在三千年前,三星堆的面具对眼耳鼻舌的描述,在这点上是异曲同工的。当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,才能突破它的局限,从眼耳鼻舌身意给予的假象中解脱出来。你用眼耳鼻舌身意去工作的,就是凡夫,你超越了眼耳鼻舌身意限制的,就是圣贤。三星堆的面具要表达的也是这样的道理。
眼睛凸出来,还戴了一个指环、戒指似的,这叫非礼勿视,只能看真理,不要看假象,看什么不看什么都有规矩的。要突破眼根的狭隘,要极目所视,靠什么极目?靠智慧。你只能对真理有好奇,对庸俗的或者对自己欲望的外延好奇的话,那就叫下流,不走正道了。
耳朵也是夸大的,而且耳朵从耳垂向上有一个流线,是往上升的,飞扬型的。这也是突破了我们的自然状态,在本有的耳朵上,又通过智慧去提升、去升华。
再看天目的位置,这个地方有个孔洞。在很多纵目面具上,天目这个位置还有一个铜的构建,是飞扬上去的。除了耳朵是往上的,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往上的。
鼻子都旋起来了,鼻子已经不仅仅是呼吸器官,鼻息到哪里去了,鼻子也已经朝天了。嘴也是的,那么抿着,嘴角都咧到耳朵根子去了,它不是说话的嘴,所有语言的报身力量都通于天的,代表这个人的嘴已经通于天,他一旦开口就代表天地大道发声的。
这在佛教里还保持着一个说法,一个熟练的修行者 “一根归元,六根消没”。我们讲的六根都摄,都摄到哪?都摄到无量光无量寿里。比如说我们桂仑老法师,他也是四川人,他到宁波七塔寺七十余年。有内行人看到他老人家,说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“五根朝天”,眼耳鼻舌身都已经朝天了,什么叫“五根朝天”?像桂仑老法师,像我们师父,他们修到那个程度也不会说的,这是一个人的功德、秘密,所以这种名词、评论是很稀少的。
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朝着真理去的,不是朝着什么吃喝嫖赌去的,权利、武力、暴力跟那个没关系的。越是权利、武力、暴力,越是证明他无知,他丧失了对真理的鉴别力。他的生命已经断去了跟真理之间的源泉,流浪于声色犬马之中。
扫码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