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云老和尚开示持五戒的功德

2022-06-09 21:30:00 发布: 人气:3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FORIQINGLIANG



虚云老和尚(1840-1959),祖籍湖南湘乡,生于泉州,俗姓萧,名古岩,字德清,六十岁后改字幻游,号虚云,乃近代“一身而系五宗法脉”之禅宗大德。


虚云老和尚,十九岁出家,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;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,以报父母深恩,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,三年遂愿,终见文殊菩萨金颜。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;九十五岁返曹溪,重建南华,中兴云门。历任福建涌泉、广东南华、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。1953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,被选举为名誉会长。


虚云老和尚一生一衲、一杖、一笠、一钟行遍天下,由自度而度人。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圆寂,世寿一百二十岁,戒腊一百零一。




01

持不杀戒的功德



图片
图片

大乘以不杀戒为首,淫戒次之。小乘以淫戒在先,杀戒居次,厌离生死,必须断淫欲故。菩萨利生为事业,弘法是家务,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,普度九法界众生,皆成佛界,开显有情的自性,本来平等,由是杀一条性命,就是杀未来诸佛,过去父母;《梵网经》说: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,故六道众生,皆是我父母,尔杀尔食者,即杀我父母,亦杀我故身!”这里所讲“男女”通指六道皆有男女故。


《心地观经》中有报众生恩,指近说飞禽走兽,羽毛麟甲,就远说六趣四生,此等众生,从无始来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儿女,但今改头换面,睹面不识!由是不但不知报恩,并且互为杀害,背恩亡义,真可怜悯!如莲池大师《戒杀放生文》说:“生养不得杀生,死亡不得杀生,结婚不得杀生,祝寿不得杀生,宴客不得杀生,祭鬼神不得杀生!”详看《放生文》可知了。《地藏经》说:“若遇杀生者,说宿殃短命报!”《三世因果经》说:“今生长寿为何因?前世戒杀放生人。”所以不杀生的功德,就能感无病长寿和众生有缘,及世界和平等报,下再引诸经论作证:


(一)《罪福报应经》说:为人长寿无有疾病,身体强壮,从持戒中来。喜杀生者,后生水上浮游也,朝生暮死。


(二)《正法念处经》说:若先世有杀生业,寿命短促,疾速命终。


(三)《毗娑沙论》说:若人持不杀戒,于未来世决定不逢刀兵灾劫。


(四)《楞伽经》说:诸恶罗剎,闻佛说法,悉舍恶心,止不食肉,递相劝发菩提之心,护众生命,过护自身。


(五)《大庄严论》说:有数比丘旷野中行,为贼所掠,剥脱衣服,彼恐比丘告人追捕,欲尽杀之,中有一人语曰:比丘之法不伤生草,还以生草缚其手足而去。比丘等恐犯禁戒,不断草缚,相与伏处,待人解救!至于次日,国王出猎,见而问之,得其实情,国王为所感动,解其草系!说偈赞之,并延比丘至国,从受皈戒。


(六)《苏摩王经》说:释迦往昔曾做大力毒龙,力能返国移山,一日受斋戒,静卧山上,被人剥其皮,赤肉在地,又被诸虫唼食,自知持戒,后果晒死!


(七)《大庄严论》:一比丘抵卖珠家乞食,恰巧一粒真珠落地,被鹅所吞,珠师以为比丘盗去!逼打鲜血淋流,鹅来吃血,无意打死!比丘才说珠被鹅吞腹中,剖之果在,珠师向比丘自责坦白!并证其戒德。




02

持不盗戒的功德



图片
图片

盗有能盗人,通于七众弟子,所谓比丘比丘尼,式叉摩那、沙弥、沙弥尼,优婆塞、优婆夷。所盗的物,统指男女牛马猪羊猫狗鱼龟等动物;金银宝玉七珍,山石泥沙等矿物,柴草竹木蔬菜花果等植物,飞机洋船火车,衣被用具的器皿,总而言之,无论正报依报,万事万物,非己所有,皆不得故取,不但一针一草不能盗。同时尽己所有,随力随能,有施众生,如此持戒,生多功德,今生人见欢喜,将来荣华富贵。


《因果经》说:“今生富贵为何因?皆由前世不盗布施人。”如《梵网经》第二盗戒说:“若佛子:自盗、教人盗,方便盗,咒盗盗因、盗缘、盗法、盗业,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,一切财物,一针一草,不得故盗,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,慈悲心,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,而反更盗人财物者,是菩萨波罗夷罪!”




03

持不淫戒的功德





一心不乱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吾人出家为佛弟子,欲要断除烦恼,了脱生死大事的,必先淫戒清净,皎如冰雪,不但色身上禁止行淫,就是心念中亦不起染污,这样持净戒,此人精气饱满,无病长命,肌肤润泽,相貌丰彩,冬不畏冷,夏不怕热,无论修哪一种法门,若念佛容易一心不乱,参禅即得开悟,持密亦能相应,古人所谓:“人生若能透得此一关,即是出尘的阿罗汉。”如《天请问经》偈云:“少欲最安乐,知足大富贵,持戒恒端严,破戒常丑陋。”再引经来证明持淫戒的功德:


(一)《譬喻经》云:有大迦罗越子,端正聪慧,出家作比丘,奉行戒法,一日乞食至一大家,妇寡淫欲,欲与比丘行淫,比丘不从,妇怒呼婢抬置火坑中,逼之使从,比丘言且止,容我计较,即自言,我入火中,为一死耳!若因持戒死,可得生天,如破戒犯淫,死堕地狱,无有出期!便跃身入火,火忽化为冷水,比丘无损,妇大惭愧,乃送比丘安徐而去。

 

(二)《贤愚因缘经》云:安陀国有一沙弥,奉其师命到供养主优娑塞家,催迎食供,时优婆塞全家外出,只留一女守门,女见沙弥,心生欢喜,欲火炽盛,以诸妖媚,强迫沙弥成淫,沙弥不能脱身,乃自禁戒,污佛法僧,乘女闭门,拾得刺刀,遂合掌跪向拘尸那城佛涅盘处,自立誓愿,我今不舍佛法僧护持禁戒,舍此身命,愿所在生,出家学道,净于梵行,漏尽成道,即刎颈死!国王得闻,亲往作礼,赞其功德,而旌奖之。




04

持不妄语戒的功德



图片
图片

不妄语,就是不说谎话、有则言有、无便言无。如自己没有才能,缺乏福德,家庭中几人,生活如何困难!一一真实不虚,同时对于他人分上,智者言智,愚者言愚,贫富贵贱,男女老幼亦然,《金刚经》说:“如来是真语者,实语者,不诳语者,不异语者”,所以说三世不打妄语,舌根能伸到发际,《阿弥陀经》中六方诸佛,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,意表信心,释迦与诸佛,金口不虚,极乐弥陀,愿力宏深,吾人若能信愿念佛,决定往生,古德说:“弥陀甚易念,极乐甚易生”,诚者不诬。


又如释迦往昔做普明王的时候,受佛禁戒,一天游华园,被斑足王捉去!在那里悲泣!问曰:“你何怕死如此?”答曰:“非为怕死,因我持不妄语戒,今被破了!”这样才答应他回宫七日转来;普明王还到宫中;开大布施,请百法师升座说法,第一法师说四无常偈曰:“劫火终劫,乾坤洞然,须弥巨海,都为灰飘,二仪尚殒,国有何消?”详阅《仁王般若经》。他七天之后,再还见斑足,为说此偈,亦为开悟,如是展转相说,皆得明心见性,大家共同住此修道,故称王舍大城,前来不妄语戒的功德竟。




05

持不饮酒戒的功德



图片

酒的种类很多!若有米麦花果葡萄等做成,若果米不做酒的话,饭能长养诸根,维持生命,酒不能当饭吃可知!


不饮酒有什么功德?慧性清净,知行端正,恭敬三宝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至于持斋念佛,禅观学密等功行,皆易得力,饮酒反此!同时有五位护法神,日夜卫护。五戒中前四是性戒,第五饮酒是佛遮戒。以上别说持戒功德竟。

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
相关文章
· 印光大师:圣贤之学,修身而已
· 倡议 |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共同发出崇俭戒奢倡议
· 地狱,即在众生的业力中 ||《地藏菩萨传》(第23回)
· 愿你成为生命的勇士,打破与他人的隔阂
· (明)宝华山见月律师《一梦漫言》(三)
· 佛是怎样应众生根基而说法的?
· 北齐佛教造像之美
· 生命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?
· 凭深厚内德赢得尊重
· 世界海洋日|关于守护这颗蓝色星球,我们该给孩子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?
· 竹窗下,莲池大师写了啥?| 第六篇:鬼神可以信奉吗?
· 人类的最大课题,这六个字给出答案
· 高考时间,考场外的家长该怎么“神助攻”
· 这颗糖,还要吗?
· 虚云老和尚关于《楞严经》的开示
· 此生无悔
· 绍云长老:关于用功实修理路的珍贵开示(二)
· 祝所有考生智慧如海,心想“试”成!
· 无论身居何处,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在追寻些什么
· 是什么因缘,让他在出家后的首个安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