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深厚内德赢得尊重

2022-06-08 21:30:00 发布: 人气:5


图片


大家现在学习戒律,有见闻疑,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忏悔。忏悔了,自己的心就干净了;让僧团听到了,又为大家起了示范作用。既给自己消业障,也加持了别人。僧团就是这么奥妙!



FORIQINGLIANG




1

 佛弟子很重要的

标志就是戒


一个人来到庙里,自己也怕犯规矩,但是他不知道什么叫规矩。常住特别想护念他,也特别想关照他不要犯规矩,但又不能一开始就讲很多规矩,这容易把人吓跑,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分寸。


首先我们不能抵触他,他也不用害怕。就像走路一样,这条路如果是坑坑洼洼的,甚至有天坑、下水道,或者还有水,我们根本看不清楚,那就要很谨慎,因为任何一个坑都可能让我们跌倒。


如果有这样一台仪器,它能让我们看清地面所有的情况,我们就可以安全地规避这些陷阱。


佛的智慧就像这台仪器一样,可以提前把修行的漏洞告诉我们,这台仪器越高清,就越高级。佛弟子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戒,我们用戒的多少来衡量佛弟子的级别,用受戒的先后来区别佛弟子的身份。


有的人因为害怕,所以不学戒律。怕,这个心态是不对的。学了戒律,我们就有了标准,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多少。另外,戒律还包含很多智慧,我们要在以后的修行中慢慢去细致地领会。


图片






2

 持戒赢得尊重


在信佛的环境里,佛教的信徒会尊重出家人。如果换一个氛围,别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,没有这种修养,也没有一定要恭敬出家人的信念,那出家人值不值得恭敬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人格表现。


曾经有一位师父是中国真正的五比丘之一,他们五位是去斯里兰卡留学归来的。为什么说是真正的五比丘?因为五比丘在中国的说法有好几种:一种是最早从中国佛学院毕业,又到斯里兰卡留学的那五位比丘,还有一种是当时在莆田广化寺学戒的五位比丘。


这位师父后来到了澳大利亚,澳大利亚是基督教徒居多的一个国家,所以他不能指望这里的民众供养他,那怎么办呢?


他到了那边就开始打工,穿着长衫,剃着光头,每天笑眯眯地挨家挨户送牛奶。外国人没见过这样的装扮,也不知道这是出家人,就觉得这个人很好。这样,这位师父在不同的文化圈渐渐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喜爱。


图片






图片






3

“道不贫”

内在修证的延伸


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,汉族并没有佛教文化的传统,佛教文化在社会上的普及度是不高的。即使出家人是人天福田,再有多大功德,也不能指望得到社会上所有人的尊敬。


别人对我们出家人的尊重,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人格修养来赢得,让别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内在修证,不是说别人一定要无条件地尊重我们。所以不能因为我们持多少戒了,道德方面自我要求高了,就要求社会上的人来尊重我们,这是不行的。


我们身贫道不贫,这个“道不贫”是从我们内在的修证延伸出来的,是从自己的受用里延伸出来的。


图片




图片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相关文章
· 世界海洋日|关于守护这颗蓝色星球,我们该给孩子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?
· 竹窗下,莲池大师写了啥?| 第六篇:鬼神可以信奉吗?
· 人类的最大课题,这六个字给出答案
· 高考时间,考场外的家长该怎么“神助攻”
· 这颗糖,还要吗?
· 虚云老和尚关于《楞严经》的开示
· 此生无悔
· 绍云长老:关于用功实修理路的珍贵开示(二)
· 祝所有考生智慧如海,心想“试”成!
· 无论身居何处,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在追寻些什么
· 是什么因缘,让他在出家后的首个安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?
· 五台的云,是文殊菩萨在说法
·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(8)
· 汨罗江边的点化,亘古而长青
· 三星堆面具的秘密
· 在劳动中突破自我,身苦心快乐
· 【茶香慧日寺】祖师的恩德
· 芒种,昔日耕耘,必有善果
· 农历五月初八 恭迎善慧菩萨傅大士圣诞
· 芒种时节 | 观照生命,等待丰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