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音频同步收听
两千多年前,当屈原披头散发、万分忧愤地走在江边时,遇到一位渔父跟他讲,“子非三闾大夫与?何故至于斯?”
屈原并非投江的那一刻才是死亡,当他披头散发走在河边时,已经是不活的标志。古时候,君子、士大夫乃至一个普通老百姓,都要把发髻扎起来,发髻散开,就代表这个人连最基本的尊严也不要了。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,别人在他的头上拍两下,这甚至比死还耻辱。
在这样的关头,渔父劝他,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”。你看这个世间呐,碰到清水,可以用来洗帽缨,碰到浊水,还是可以用来洗双足的,你这么想不开干嘛呢?
当世间的有志者面临迷茫时,就会有高人前来点化。这位撑船老者像观音菩萨一样,这些话飘荡在天地间,深远而悠长,两千多年来,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。
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,五浊恶世有它的浊、它的恶,这些足以提醒我们也如是浊,我们也如是恶;我们无量劫都这么浊,无量劫都这么恶。
你不能说我都学佛了,为什么还会遇到这些浊恶?我们没学佛的时候,可能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啊。如果我们有良知,就要好好地来忏悔自己的业障。所以“浊水可以濯我足”,浊水可以提醒我们有罪业,我们可以借此来清洗罪业。
那五浊恶世有没有善业?有没有君子?有没有诸佛菩萨?都有的呀。这些佛法、这些诸佛菩萨、这些慈悲的善业,可以来洗我们的“帽缨”。
洗帽缨的清水永远都在的,洗脚的浊水也永远都有。一方面,我们在浊恶的现象中要忏悔自己、净化自己。另一方面,在清净的善业面前,我们也要感恩戴德,要珍惜地去转为道用,转为我们生命当中最神圣的部分。
渔父对三闾大夫讲的这段话,在任何时代都可以拯救我们。这天地之间,还有智者的自在、慈悲,我们要学习这位老者的智慧,也要去运用它。
——三参法师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