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生活下,你也在思考人生吗?

2022-04-08 21:30:00 发布: 人气:3




图片


 菩提无缝塔,光明遍尘刹 

 弟子虔诚礼,大地涌莲花 





图片


图片

慢生活.....


 是时候思考人生了。

在清明节这一天,人们往往会思亲报恩、慎终追远、扫墓祭祀、超度宗亲,会怀念忠臣良将、侠义英烈,尤其是对周朝后期的晋文公时代介子推的纪念,这个故事是清明节很重要的一个起源。除此之外,每一年的清明节,我们也都有自己思念的对象。


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,大家的生活节奏放缓了,很多人也会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。尤其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的同时,也会深刻地思考此生的价值是什么。


当我们扮演香火的角色去祭祀祖先的时候,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烧香、烧纸、清理坟头、献花环,还有一个重要的思考:作为子孙,我们怎么样能利济祖先、光耀门庭?怎么样能让我们的祖先离苦得乐?


我们渴望着祖先的荫庇,希望他们能有余德绵延给子孙。实际上这也是双向的:我们子孙怎样才有福德可以光宗耀祖呢?我们应当怎样修为才可以帮助到祖先呢?


如果祖先是解脱的状态,此时在佛国了,已经是佛菩萨了,那他们肯定是可以帮助、护佑到子孙的;如果他们还在轮回中,甚至在三恶道受苦,子孙就成了他们此刻的希望和救祜处。这时候,他们不仅仅需要祭奠,还需要有人去超拔他们,令他们出离痛苦。




图片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

 安身立命的高度。 


孔夫子在《论语·尧曰》中说到:“所重民,食、丧、祭。”生命除了血缘上的接续,除了生物学意义上的人,还有道的意义上的人,作为一个国家、社会,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祭祀,能够道通天地。


生物人是有生老病死的,而从道的层面来看,人是可以超越生老病死的。这也是中国人作为安身立命的一个高度。


生老病死,这本身就是每一个生命的局限,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人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尊严。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生命,就是因为人能体悟大道,道能人格化。


一个人能得道、能成圣、能了脱生死,才能真正地祭祀祖先、超度祖先。


所以,祭祀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行为,而且是一种非常系统和具体的文化。


道,除了是形而上的,它也充满在我们国家的各个时空层面,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了几千年。道的文字可以成为经典,体解大道的人值得人们去铭记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能被铭记的人一定有他自身的分量。

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慢生活......


 佛教的智慧和方法。

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老子、庄子,老子有《道德经》,庄子有《逍遥游》。这些经典都是教导我们怎么超越生命的狭隘,怎么借助我们这个生命从形而下到形而上,从生死到不生不灭。


所以当这种文化成为一个家国文化的时候,也会成为这个国度的灿烂文明;当这种文化没落的时候,不但自己不能超越,也没有办法在这样祭祀的节日给予祖先什么。


数千年来,佛教还处处保持着这种文化。佛教的三皈依“皈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;皈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皈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,和南圣众。”佛,既是圆满的人,同时也是完美的道,是无上正等正觉;法,就是能够有彼岸、给人类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;僧,就是住持这个圣贤文化的人。


我们人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,佛教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。尤其对于祭祀,如果没有佛教的智慧和方法,清明时节就会变得苍白无力,对祖先的思念只能成为一种哀怨和沮丧;有了佛法,就可以让这种思念清澈明朗,充满光明,转忧为喜,离苦得乐。




图片



无眼耳鼻舌身意,

无色声香味触法,

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

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

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。

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


一切众生悟本佛性,

不随流转,

觑破诸业境因缘,

当下解脱。

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

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 


一切众生皆具佛性,

凡有性者皆当成佛。

个个不离毗卢性海,

同入华藏玄门,

同登极乐净土。




 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

 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图片

扫描二维码 关注我们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开始和坚持




相关文章
· 【茶香慧日寺】:佛陀的示现&警策您珍惜了吗
· 修行要有想成为雄狮的精神——【慧】看电影之《雄狮少年》
· 人品和福报,为啥这么重要?
· 为什么最高的见是清净观?
· 般若有性别吗?
· “拆”与“建”,不矛盾
· 三十七道品,互相含摄
· 修行的正因、缘因和了因
· 体光老和尚:用功第一条,不管他人的长长短短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极乐世界的好讲不完 说不尽
· 择法的要诀,你找到了吗?
· 念这个咒财富、健康、长寿都能如愿、消一切业障、更能超度众生!
· 清明刚过,你猜,会在墓园遇见谁?
· 虚云老和尚: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,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
· 无塞不通,需节节净化
· 活成他们期待的样子
· 【人天善法】佛虽广受供养 但心无增减
· 印光大师:发露忏悔,必须改过迁善
· 我该如何报答,您的深恩
· 石佛之缘:中国早期石雕造像欣赏之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