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文化里,祭祀是头等大事。
有句古话叫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,当个体生命跟老祖先有了链接,就会成为整体文明的一部分,能跟整体人类文明链接成一体,德自然会厚。
/QINGLIANGBAO
中国有五千年文明,当我们忆念祖先的时候,我们的生命就已经链接到五千年文明这个巨系统里面了,就不再是个体了,也不再是孤独的浪子了,我们的行为和语言自然就会跟我们家族祖先的命运连在一起。
儒家讲孝道的最低限度就是不能辱没祖宗。我们荣,则祖先荣;我们辱,则祖先辱。我们看中国戏曲里的人物,如果被问罪了,头上的冠被取掉了,扎起的发髻被打散了,那对这个人的冲击力不亚于被砍头,反应很激烈的。因为古人视披头散发等同于禽兽,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奇耻大辱。
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冠代表道德,也代表着一个人的人格,更代表着他对道的追求。
/
于是子路欲燔台,蒉聩惧,乃下石乞、壶黡攻子路,击断子路之缨。子路曰:“君子死而冠不免。”遂结缨而死。
/
《史记 · 仲尼弟子列传》
正因为道是无形无相的,绝对不是几代人可以建立的,所以我们才要自豪地说:“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。"这是一代又一代人,用他们的精神,用他们的毅力,用他们的血肉之躯,在人间慢慢建立起来的一种道德次序、文化传承。
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号召恢复中国传统文化?因为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。复兴中华文明,实现中国梦,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要努力的。
/ QINGLIANGBAO
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,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道德层面的内涵,所以我们要复兴的文化,就是道德的文化。
中华文明的道统,在儒释道中传承不断。所以我们来到寺院,不仅仅看到的是佛教,它的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可以说是一种文明;它的壁画是世界遗产;它的梵呗也是世界遗产。
世界遗产代表着这个文化是高度凝聚的,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。所以在寺庙里,所有看到的、听到的,都是人类文明的叠加,是密集的文化殿堂。
/
方外:方,乃“道”之意;在人应守之道外,称为方外。道外之人,多指舍世之人,后世则专指佛教徒。
/
《佛学大辞典》
古人有时候也把出家人或者佛教的寺院,称为方外。方是指有形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叫形而上的建设,是大道的呈现;外是指有形之上的无形。所以它既然是方外的,它就是无形的,是形而上的,它是生死现象之外的不生不死的生命真谛。关于“解脱”这个永恒主题,对于轮回的众生来说是顶级需求。
这样的理论高度,决定了佛教不仅只是佛教的,佛教揭示的也是所有生命的真理。我们能说孔夫子是儒家的吗?孔夫子是人类的。释迦牟尼佛也不仅是我们佛教的,衪也是人类的,甚至从更为广泛的层面来说,祂是四生六道、九幽十类的。
我们一直以来都特别注重弘扬中国传统节日。为什么?因为传统节日里携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信息量,涵盖了历史、人文,甚至道德层面,这是在中华大地上普及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契机。
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,节日的气氛和一些特殊的场所,能使人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,它对人心的洗涤,是非常重要的。
/ QINGLIANGBAO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
你要做的
无非是
开始和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