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节快乐 | 好好修行,报答国土恩

2021-10-01 17:32:00 发布: 人气:4



图片

山河无恙 祖国繁荣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
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:无论什么时候,只要一走进寺院,哪怕还是带着烦恼,也会马上感受到一种宁静,心就会沉淀下来开始思考。


寺院的钟声、出家人的诵经声,让我们的心得以安定。无论是金刚怒目还是菩萨慈眉,都能够安抚人心,降伏烦恼,增添喜悦。



图片


寺院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,是历代高僧大德、出家僧侣、大众信徒生活修行的地方。作为一个文化载体,它有着上千年的深厚积淀,凝聚了中华文化的高度能量,既传承着佛教文化,也在当下温养着当下每一个有缘人。


当我们走进寺院,以身心来体会这种力量时,就会找到一种精神归属感,甚至还有一种家乡的归属感、国家的归属感。我们会立刻意识到,我是一个中国人,我沐浴在中华文化之中,我们的国家拥有数千年的文明,这个文明就由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地传承到现在。


这样一座寺院,或许我的爷爷、我的一代代祖先都曾在这里敬过香;或许某一位祖先又曾在这里布施过银两;而寺院里的某棵树,或许又是祖先亲手栽种、亲手浇灌。


所以,看似这么一座寺院,实际上凝聚着太多的文化,浓缩了太多的历史。它让我们站在这一方土地上,就能超越时空看到我们的祖先,看到这个国家漫漫的历史长河。当我们进入这个场景,就会自然地生起“天地悠悠”的情怀,就会自然地拥有历史高度、社会高度乃至生命的高度。



图片


我们会发现,一个人一旦信佛,就会开始有一点情怀。佛教常说“爱国爱教”,这是在佛教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的,这是一种场景教育。寺院,是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。


出家人作为文化人守护着这个平台,也为社会提供颐养性情之所在。让心灵得以舒缓,让精神得以觉醒。在当今时代,佛教道场的社会功能还是非常有效的。


学佛了我们的身口意就能清净,大脑就能开智慧。我们享受着和平安定的生活,就要让生命变得有意义,我们除了能自食其力,能修身、齐家之外,也要能承担社会责任,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爱国的一种方式。


我们出家人念好经,打好坐,教化好苍生,阴超阳泰,这是我们的爱国方式,弘一法师的座右铭“念佛不忘救国”,就是他爱国思想和行为的写照。



图片


佛陀教导我们的报四重恩:一是报国土恩,二是报众生恩,三是报父母恩,四是报三宝恩。报国土恩是要报国家恩,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。国家是我们生存所依,是我们修道的场所,国家安定团结,我们才能安心修行,国家是我们生存修行的基础。佛陀告诉众生应该懂得感恩,感恩就是一个修行者的根本,应该时刻牢记国家的恩德,发菩提心利益国家、利益众生。


作为佛弟子,我们能好好修好,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方式,也是我们感恩和珍惜当下和谐社会的一个良机,所以我们要好好修行,来报答国土恩。




—END—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
相关文章
· 【迎国庆】恭贺祖国七十二华诞——谨记上报国土恩
· 【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】第三篇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(一)
· 百岁华诞 | 大先生,杨振宁
· 致敬佛教界那些爱国爱教的高僧
· 佛教护国:“护国三经”愿国泰民安、愿佛法广弘于世
· 甘露醍醐 | 爱国爱教,是在佛教氛围中自然而然实现的
· 喜迎国庆|爱国,佛教从来都是认真的
· 佛陀与祖师的苦口婆心,都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真相
· 悟公上人 | 念佛法门如箭射大地,箭箭向矢
· 总有人在做着不容易做的事情
· 【谈谈闻思修】如何修学佛法——佛法的核心
· 【悟道法师净土精要】知道你这一拜有多少功德吗
· 【瑞典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视频】兜率净土
· 甘露醍醐 | 皈依自性三宝
· 如是做,身口意三业都得清净——日诵净行品38-39愿
· 我们需要有爱的情感,更需要爱的能力
· 这是祖师的婆心
· 【音频版】五台山之旅 | 南山寺
· 汉文字之美
· 印光大师:急躁心,乃修行人之大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