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河无恙 祖国繁荣
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:无论什么时候,只要一走进寺院,哪怕还是带着烦恼,也会马上感受到一种宁静,心就会沉淀下来开始思考。
寺院的钟声、出家人的诵经声,让我们的心得以安定。无论是金刚怒目还是菩萨慈眉,都能够安抚人心,降伏烦恼,增添喜悦。
寺院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,是历代高僧大德、出家僧侣、大众信徒生活修行的地方。作为一个文化载体,它有着上千年的深厚积淀,凝聚了中华文化的高度能量,既传承着佛教文化,也在当下温养着当下每一个有缘人。
当我们走进寺院,以身心来体会这种力量时,就会找到一种精神归属感,甚至还有一种家乡的归属感、国家的归属感。我们会立刻意识到,我是一个中国人,我沐浴在中华文化之中,我们的国家拥有数千年的文明,这个文明就由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地传承到现在。
这样一座寺院,或许我的爷爷、我的一代代祖先都曾在这里敬过香;或许某一位祖先又曾在这里布施过银两;而寺院里的某棵树,或许又是祖先亲手栽种、亲手浇灌。
所以,看似这么一座寺院,实际上凝聚着太多的文化,浓缩了太多的历史。它让我们站在这一方土地上,就能超越时空看到我们的祖先,看到这个国家漫漫的历史长河。当我们进入这个场景,就会自然地生起“天地悠悠”的情怀,就会自然地拥有历史高度、社会高度乃至生命的高度。
我们会发现,一个人一旦信佛,就会开始有一点情怀。佛教常说“爱国爱教”,这是在佛教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的,这是一种场景教育。寺院,是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。
出家人作为文化人守护着这个平台,也为社会提供颐养性情之所在。让心灵得以舒缓,让精神得以觉醒。在当今时代,佛教道场的社会功能还是非常有效的。
学佛了我们的身口意就能清净,大脑就能开智慧。我们享受着和平安定的生活,就要让生命变得有意义,我们除了能自食其力,能修身、齐家之外,也要能承担社会责任,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爱国的一种方式。
我们出家人念好经,打好坐,教化好苍生,阴超阳泰,这是我们的爱国方式,弘一法师的座右铭“念佛不忘救国”,就是他爱国思想和行为的写照。
佛陀教导我们的报四重恩:一是报国土恩,二是报众生恩,三是报父母恩,四是报三宝恩。报国土恩是要报国家恩,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。国家是我们生存所依,是我们修道的场所,国家安定团结,我们才能安心修行,国家是我们生存修行的基础。佛陀告诉众生应该懂得感恩,感恩就是一个修行者的根本,应该时刻牢记国家的恩德,发菩提心利益国家、利益众生。
作为佛弟子,我们能好好修好,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方式,也是我们感恩和珍惜当下和谐社会的一个良机,所以我们要好好修行,来报答国土恩。
—END—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回 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你要做的
无非是
开始和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