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要提升觉照和观照力

2021-04-21 21:31:00 发布: 人气:5
图片



在《楞严经》第一卷里,为什么佛陀否定了阿难尊者的七处征心?我们刚读《楞严经》时读到这里会很感到奇怪,阿难尊者句句讲的都是道理,为什么佛陀不认可祂呢?




坐睡好吗?这是要辩证来看的


图片


白天出坡干活,晚上听经闻法,大家累不累?所以我有时候看到坐着睡着的人,觉得倒也蛮好的,这也是功夫,有人还专门修炼这个坐睡。


如果单从禅宗的角度来说,要求坐禅质量的话,就不提倡坐睡。因为一个人养成这个习惯之后,他一坐着就会睡觉。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,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好的睡觉习惯,又提倡坐睡,因为坐睡时,脉不往两边倒,乃至这样睡他自己也知道内在的气脉流动,慢慢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坐睡;再进一步就叫“睡觉(jué)”,睡着了心里也是明明历历的,是能觉察的。


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,年纪大的人一坐就睡觉,形成了这种习惯就不太好;但是对年轻人来说,能够改一改睡觉习惯,不压着气脉,会改善气血的运行,实际上还是好的。如果想建立不倒单的习惯的话,还是有好处的。



提升觉照和观照力


图片


我师父悟公上人他老人家,一辈子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不倒单的,很多老修行都是这样。

阿难尊者证罗汉果的一个缘分就是,他心在用功,但是身体很累,他倒下休息的时候,头还没沾到枕头,证阿罗汉果了,之后尊者一辈子肋不沾席。


古代的修行人强调肋不沾席,实际上这就是关系到气脉的问题。虽然佛教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是讲中脉,但是修人天乘的时候,特别是修小乘的时候,身体内在气脉的运行,是自我的一种转化。所以修行叫“闻健自修,分分己得”,我们健康的时候入定就很容易空无我,四大不调的时候就像一块石头硌在那边,怎么修无我。


实际上坐睡是一个动态的,当你能训练到晚上可以坐着睡的时候,它有一个好处就是,气血运行比较不会跑偏,会在正轨上。当有了这个基本功之后,身体会越来越好,气脉越来越好的时候,就是俗话说的“精气神”。但是这个精气神在佛教里是不提倡的,因为佛教知道我执是轮回之因,是要破这种执着的,要提升觉照和观照力。



《楞严经》和空性


图片



文殊菩萨修的就是首楞严大定,祂已经不再建构在精气神的基础上了,所以在《楞严经》第一卷里,为什么佛陀否定了阿难尊者的七处征心?我们刚读《楞严经》时读到这里会很感到奇怪,阿难尊者句句讲的都是道理,为什么佛陀不认可祂呢?第一卷实际上就是为了显发真心,还有《金刚经》里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因为只要你一住,它就是一个投影源。


所以《楞严经》第二卷就讲到四大的性空,真水性空,真空性水。每一大在究竟上都是趋于性空的,也就是说,任何一个物质实际上也是一个投影,当我们往上去探究它的投影源的时候,最终都是显而无有自性的。所以文殊菩萨化现的贫女开示:“持心如大地,亦如水火风”。这里面实际上是带着这种首楞严大智在说的。



图片


图片


像现在春天来了,身体的阳气越来越提升,生命力越来越旺盛,我们人要怎样自我消化?实际上,就是要调整内心。


内心清净无杂,没有贪嗔痴这些负能量,把念头放在觉照力上,自然就不会起七情六欲,大脑的脑垂体就比较平稳,脑垂体的分泌也是比较中性的。当一个修行人的觉照力越来越强大了之后,他能够去体察幽微,能够从根本上掌握这个开关。所以佛教关于入定也有一个说法,“心如石壁,内心无喘”,这时候寂然大定就会现前。


图片


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相关文章
· 怎样做才有资格说是佛弟子呢
· 【法语视频】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
· 甘露醍醐 |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这朵清净的莲花
· 明白了这点,生老病死就不再是困住我们的牢笼
· 那时候,他重点是为众生结下佛缘
· 普贤菩萨修什么法门
· 你也可以到达的,生命的另一个平台
· 【德语视频】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
· 甘露醍醐 | 让自己沉静是一种能力,也是一种贡献
· 听寒山诗 | 为什么有的人得来全不费功夫,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?
· 屡逢危难,他凭着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化险为夷
· 【祖师法雨】智者大师慈悲心滴:这十个要点,让忏悔更有效,能横扫净化一切罪业!
· 狮吼法语(英日韩三国语 视频)| 念佛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
· 具足了三皈体,就具足了解脱的正因
· 印光大师: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全仗佛力与唯仗自力者,天渊悬殊
· 【英语意大利语双语视频】修行是无法替代的
· 甘露醍醐 | 柔软宽容的心,是给自己生命的礼物
· 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无上宝藏,难得易失
· 敦煌本《六祖坛经》·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(九)
· 特殊的日子,来讲一讲这位大菩萨的故事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