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公众平台

2020-09-08 21:31:00 发布: 人气:4



诗词



之美


图片
图片
 图片




黄鹤楼

唐  崔颢


昔人已乘黄鹤去,

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
黄鹤一去不复返,

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晴川历历汉阳树,

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日暮乡关何处是?

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



 图片


图片

  千古的命题 


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,它雄踞长江之滨,蛇山之首。相传三国大将费祎成仙后,骑着黄鹤来这休憩,黄鹤楼因此得名。


流光飞逝,唐人崔颢登临此地,但见万里长江滚滚东流,遥想古圣先贤、今朝时弊,顿生万千感慨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


崔颢在这里寄托对大道远去的哀思,看到了茫茫人海都面临着必然的生老病死,却没有归处。他的思想境界之高,情怀之幽远,是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。所以这首《黄鹤楼》是一个千古的命题。相传李白看到这首诗时,大为折服: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竟搁笔而去。



 图片


图片

昔人已乘黄鹤去


中国古人的大道文明是清晰的,他们都是悟道者,道驰天下,以道治国。所以崔颢在这首诗里,上来就说“昔人已乘黄鹤去”,昔人是说我们的古人,他们是有这个境界的,但却已经随着黄鹤而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了。


“此地空余黄鹤楼”,这个文是圣者运用这个工具来化民,来启明心志,从感官世界升华到大道无形世界,从形而下到形而上。当这世间主流已经不理解这种文的真谛,当这个文已经变成一种工具的时候,就空余黄鹤楼了,内涵和实质已经没有了。


“黄鹤一去不复返”,三皇五帝那种圣君,或者国家以“道”为主流的社会现象,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

“白云千载空悠悠”,同样是在天地间,有志的人能看到纷繁的万象背后大道的统一,但是没有这种大志的话,生命就那样泛泛地活着,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。




 图片


图片

  晴川历历汉阳树 


“晴川历历汉阳树”,古人和我们同样是看着这个“晴川历历汉阳树”,但明白的人看就是明明历历的,两不相瞒。


赵州大师曾说,什么是佛?庭前柏子树。陶渊明是,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豁然之间,他也是“历历汉阳树”,也能悠然见南山。故而把我们迷惑的人寻找大道的状态,比喻叫“拨草瞻风”,怎样从现象的迷乱中看到道的踪迹呢?但是对于不明白的人来说,不管是自己的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,都处在“芳草萋萋鹦鹉洲”之中,芳草萋萋就如我们迷乱的分别意识。


“日暮乡关何处是?” 太阳已经要落山了,但是落脚处在哪里?他只是一个游子啊,跟自己的家乡不着边际的,“顷刻一声锣鼓歇,不知何处是家乡。”当人生的舞台到了谢幕的那一天,你的归处在哪里?死亡只是生命一个痛苦的过程,但它的结局在哪里?这和“日暮乡关何处是”是一个共同的话题,共同的困惑,但是我们不以此为困惑,我们生命的注意点已经不再放在这里了,这才是我们人类的悲哀。


或许只有专家学者,只有社会上良知未泯的人,才会“烟波江上使人愁”啊,还能够隐隐约约地觉得人生是不是该有一些追求,是不是该有一点终极目的?到底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在哪?



 图片


图片

  佛教的平等观 


所以当一个修行人缘于这个而行走于人间的时候,他有破除重重黑暗的勇气。大道是至坚的,虽然我只是一个人明白,但是可以有天下为公的勇气,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纲领体现。


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一切众生的范围不仅仅指我们人类,所以为什么佛教徒要吃素,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。也就说人是有佛性的,狗也是有佛性的,鸡鸭鱼都是有佛性的,所以佛教的平等观,是源自于佛性的平等观。


这个平等是没有暴力的,这个佛性不是说我要把别人杀了,我才能争取到佛性,并不需要的,你就站在那里不动,也有佛性的。虽然对我们来说它是鸡,但实际上它的佛性一点没有损失,它只是穿了一件鸡的业报衣服而已。



 图片


图片

  人类的标杆 


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”这个话题已经超越了物种,超越了地球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可以肉身不存在,但是祂的这种思想给人类文明注入了光明,让我们到现在也没办法逾越祂的智慧高度。


现在我们人类再发展一千年,佛陀这句话依然是人类的标杆,给我们指明出路的标杆,让我们人类克服自身的狭隘,帮助我们处理自己的偏见,克服我们的贪嗔痴。


一个觉悟了的人,一个学佛有感受的人,会自然而然对佛产生感恩的心,佛的生命已经圆满了。虽然芸芸众生对祂磕头膜拜,但是祂早超越这些了,这只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去感恩佛陀,顶礼祂。


不仅仅顶礼一个形象,实际上我们在顶礼的是一个做人的高标准,人有了高标准,自然会很快速地进步。


图片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

关注我们


 图片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


相关文章
· 人的免疫力从哪里来?
· 【今日功德亿倍】恭迎普庵祖师圣诞日 | 祈雨禳疫、消灾解厄、普安十方的传奇高僧
· 你的福报从何而来?详解受持五戒可获得的97种福报
· 原谅别人就是解放自己(盂兰盆法会开示集锦)
· 法语图|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事
· 【佛典故事】七宝塔涌现因缘
· 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土,我们通过听经闻法是可以领会到的
· 跟虚云老和尚学坐禅 | 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,若不善调,小则害病,大则著魔
· 珍稀殊胜!通过这幅恢宏的画作,全面了解文殊菩萨不可思议之功德(过目得福 随喜转发)
· 亿万富豪马斯克震撼发布脑机接口!芯片植入猪脑,下一步就是人脑……
· 有些事,等不起
· 微信公众平台
· 【佛典故事】舌灿莲花无量功德
· 人生起点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你可以“赢在终点站”
· 盂兰盆法会开示集锦 | 惭愧心是进德修业的基础
· 观音菩萨婆婆妈妈,只是为让你明白这个
· 法语图|修行的庄严
· 【佛典故事】四法圆成檀波罗蜜
· 修行路上,谁给我们作证明?
· 缅甸朝圣之旅仰光大金塔 | 一位肉身菩萨的大乘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