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玩手机 VS 手机玩你

2020-04-19 00:03:00 发布: 人气:2
图片


图片

你玩微信VS微信玩你





图片


玩手机,刷微信,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,因其发布者和接受者都是圈子内自己比较“熟悉”的“有缘人”,且所发布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,生动活泼,图文并茂,非常接地气,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公众的青睐。微信对公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其范围之广、程度之深,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。


  微信的“魔力”似乎是无处不在。随便走进一个公共场所,如地铁、公交、机场、码头,凡是人多、在等待的地方,你会发现,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埋头玩手机、刷微信,如此的忘我,以至周围的人和事对他来说似乎是不存在的。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“微观世界”里,如同饥饿的婴儿使劲地咂着奶头。


  沉浸在微信中的人认为,微友之间信息的实时交流和分享,以及相互点赞,远比坐在自己身边的人更有吸引力、更值得关注;在互相点赞中,彼此之间都获得了巨大的自我满足感。微信让他们感觉到,他是活着的,而且活得有热度、有意义,他和朋友们其实离得很近,可以时刻在一起、处处在一起,因而不再觉得孤立无援。






图片

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







图片


 《无量寿经》里面讲,“人在爱欲中,独生独死,独去独来,苦乐自当,无有代者”。生命说到底是孤独的。因为害怕孤独,所以人人都在向外求乐,向外求依靠,向外寻求共鸣,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引起更多外在力量的认同和肯定。能得到他人的共鸣乃至点赞,对孤独的个体来说,是一种精神的支持和慰藉,因为他的我执、我爱、我慢之心得到了满足。


面对生命的孤独本质,普通人只知道顺着业力和习气,向外寻求支持。只有那些寻求终极解脱的智者,才肯直面孤独,并且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,开发内心的宝藏,从心求乐,以己为依靠,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生命的自觉、自主、自足和自在。对智者而言,生命的自我支持和自我拯救,首先是从内心实现的,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外在的因缘,因为他很清楚,外在的因缘都是生灭无常的,是无法为生命提供恒久坚实之精神依托的。从普通人与智者的这一差别而言,手机微信对人的安慰和支持,就显得非常有限。






图片

  保持正念








图片


应该说,手机作为一种工具,本身并不是坏事,关键是使用手机的人精神上能不能自主、自足。如果内心不能自主,同时又不能自足,需要不断地向外求乐、向外寻找依靠,需要不断地用外来的信息来刺激和滋养自己的心灵,在这种情况下,沉溺于手机,必定会成为其牺牲品。


  手机的负面作用,对世间人是这样,对学佛的人同样如此。


对修行而言,手机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。你只要拥有一部手机,就增加了一种无形的干扰,定力稍微不好就不知道是谁在驾驭谁了。所以生命想要提升是不容易的,随随处处都是陷阱,一不小心,你就会在手机的导航下一脚踩空,掉下井去。


对于现象界这种种的诱惑,佛陀早已在经文中有过提醒,“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,甜不足一食之美,然有截舌之患”。手机确实有甜头,但在尝到甜的同时,也要看到它的寒光凛凛。就像蒙山法会时通常会对鬼众开示的一样,“随时随地,要正念分明”。


其实我们人就像一部手机,但对“我”这部手机,里面的功和过,因和果,它的未来前途和本来面貌,你能看得懂吗?






图片

给生命注入美好的品质







图片


佛法,就是我们生命最好的说明书。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不好的,怎么样戒恶,如何来修善,都有具体的方法。戒恶修善就是积聚正能量,正能量越大,脑细胞苏醒得越多,我们就能更快地看到真实的“我”。

 

所以,如果我们是一部手机,佛教的“戒定慧”就是给我们充电的电源,我们只要精进实践这三无漏学,生命的电力就会一格一格往上爬。所有一切美好的品质——善良、高贵、慈悲、智慧、利他等等,就会注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,使我们这一台“手机”有足够强大的能量与圆满的净土世界取得连通。


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知,对佛法有了细致的体悟,手机、电脑、影视、动漫等所有一切科技手段就都可以为我所用,行诸善事,度众利生。人觉悟的时候,武器就能变成花朵。佛陀成道后,坐在金刚座上,魔鬼的刀箭纷纷射来时,都变成了漫天飞花散落在佛前。

 

佛教的网站,佛教的微信平台,这些都是现代科技与佛法智慧相结合后提供给大家的文化营养。在铺天盖地的手机讯息里,这是为你准备的最深沉的温暖。

 

但尽管如此,也还是要提醒大家,学习佛法可以使用现代传媒,但修持佛法还是要回光返照,按照祖师大德传承下来的方法,老老实实,一步一步增上。







图片

道,是生命的核心







图片


《金刚经》里,佛陀慈悲地告诫我们,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我们的心住在什么上,就会被什么捆绑。住于女色,就被女色控制;住于烟酒,就被烟酒控制;住于手机,就被手机控制。只要被控制,我们的心就被关在监狱里了。

 

心中没有“道”,生命就没有核心,活在现象中,灵魂就永远在漂泊。


互联网确实像一扇翅膀,可以带领我们畅游世界、连贯古今。但我们真的是自由飞翔的小天使吗?我们很可能只是被这张巨网网住的一只小飞虫。


科技本身没有错,所有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也都值得赞美。关键是科技的受用者,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物质层面的便利时,要懂得回归内心,保持正念,超越束缚,驾驭科技。这样,科技的价值才能得到有效体现,人的生命的意义也才能获得完整表达。

 

手机会过时,佛法永远不会过时;手机再完美也只是工具,佛法再沉默也是唤醒生命的春雷。

 

所以与其去追求更高配置的手机,不如去开拓更高境界的人生。每天关机一段时间,为“我”这部手机多充一充电吧。











图片

我于十方佛,合掌诚祈请:

为众除苦暗,请燃正法炬!





图片

回  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




图片

扫描二维码 关注我们

你要做的

无非是

开始和坚持





相关文章
· 人生在世,不去了解佛教是一件憾事!——清华大学物理学博士这样说
· 佛曾经为这半偈而舍生命 六祖大师为志道和尚释疑 【六祖坛经浅释】 (宣化上人)
· 水的殊胜功德和妙用
· 印光大师:取得功名富贵要靠阴德
· 为什么这句答案,佛陀愿意舍生命去换?
· 四季问道
· 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好徒弟
· 涨姿势了!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原来是这个意思!
· Hi,不要吃太多、不要睡太多、不要想太多!
· 念这个咒可以让我们的心不再躁动
· 你有没有发现轮回的真相
·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: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
· 超越六根的障碍,真正地体会到“一时佛在”
·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,其实是你自己
· 药师佛十二大愿(附十二大愿变相图)
· 六祖大师得衣钵后,与道明法师的师徒因缘
· 我们是自己轮回的导演,是否终结轮回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
· 什么是“常住”的“常”?佛陀在涅槃前着重讲了它
· 勇士,归来!
· 佛法是用生命体验生命